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22-04-26 12:4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欢迎阅读!
合作社,财务管理,对策,存在,及其

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作者:于庆善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3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而且在《农社法》出台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不断增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农民专业合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村合作社是农民与市场间的重要沟通途径,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增收渠道,还可以增强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然而,由于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还不成熟,使得在实际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管理阶层通过弥补管理、监督机制的漏洞、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等方式,完善合作社的财务控制、管理机制。农村合作社单位作为以农民为主体聚集起来的经济组织,处于弱势低位,因此,在经济单位的组建初级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有:筹措的经济成本有限,资金的聚集渠道较为狭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

一、当前阶段在农村合作社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1.财务活动面临的管理问题。

(1)资金筹集渠道狭窄,经济实力不强。

合作社单位就经济结构来说属于非盈利性的单位,资金成本的积累较为困难,这种情况也为财务实际管理提升了难度,对合作社组织的经营规模、运营状态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2)单位经济收益的分配机制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合作社的主要分配模式包括三种类型,即主体的利润返还、股息及股金分红。然而在实际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问题:首先,合作社缺乏整体收益分配机制,在财务管理、核算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制度支持;其次,收益分配的实际比例不合理,使得经济成本的配置效率不高;第三,在实际分配过程中,没有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效益分配,有时会出现财务账目混淆的情况。

. 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1)财务制度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不透明。

现阶段,部分合作社的财务制度存在漏洞,在制度的制定与运行阶段有时会出现不规范行为,使得财务管理机制与合作社的实际运行情况不符,或者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不仅降低了财务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与专业性,也使得有些合作社出现管理无序的状态。

(2)缺乏行之有效的账务监管机制。

监管制度的缺失使得财务账目的审核不严格,只依靠主要负责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审批,对票据申请、核对等流程的管理机制不健全。这种监管制度的问题使得账务管理有时会出现白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97d9b2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