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关于知与行

2024-04-08 10:1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关于知与行》,欢迎阅读!
研究性,初中生,成果,报告,学习

WORD格式

关于知与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知与行,也就是认识与实践。自古至今,二者的结合一直是一个不衰 的话题。

在中国古代,程颐首先提出“知先行后说”,认为先有知而后有行,知 是根本、前提,是行的指导。程颐的知行观中,知与行是分而为二的。不 过,程颐又提出真知说,认为知与行存在统一性。真知与常知对待而言, 真知指生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真切体会、真实体验、直接经验,与经过见闻 或学习所形成的常知即间接认识、间接经验有本质的区别,真知绝假纯真, 常知可真可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正确地指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 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 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

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践,如何结合二者,谁先谁后,孰轻孰重,成为了 世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 轻重,行为重。”(《朱子语录》卷九)即实践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上的;只有实 践,才能提高知识。从中强调了知行并进的重要性。明代著名文学家、哲 学家王廷相说过的,“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 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我们分出两组研究成员。第一组成员从网络,图书馆等媒介,研读了 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的相关著作,总结了书中对知与行的的看法,深刻研究 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第二组成员找寻不同阶段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解他们对知与行的认识程度,研究人们对知与行认识的差异所在,从而得 出知与行结合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方法。后来两组人员对所研究的内容进 行汇总、整理,后得出结论。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与调查得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 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获得知识,才可去进行实践。知识是实践 的根、本。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 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可见,学习的 知识要能熟练运用掌握,变成自己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完成;而实践必须 在正确的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 没有前途的。所以坚持终生学习,使个人跟上社会的步伐;坚持将学习到 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更好地生活,使人们更好地进行社会政治 经济活动,使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好地发展。

本次研究前,我们对知与行的认识仅仅存在于道听途说的阶段。通过 本次研究,我们大大提高了对知与行的认识,并初步在学习生活中注意知 与行结合的运用。我们由此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和动力。我们并以此为标准,与学习生活中要求自己。在这以前, 这些是我们不会去想的,以至于没有意识去做。

本次研究意义深远。特别是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层面上有极 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知与行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但目前中学生对知与行的了解程度不是特别深刻。因此,我们会积极的宣 传、普及中学生对知与行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提升全学生素质的效果。

专业资料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ca44c7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