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

2022-08-15 14: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欢迎阅读!
忧国忧民,杜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

作者:王晓薇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4

要:安史之乱是唐代重大的政治事件。杜甫作为这场动乱的身经目睹者,对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的危机和灾难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三吏三别作为这些激烈动荡时期杜甫作出的诗中的一个系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对平定叛乱、维护祖国统一、渴望天下太平的强烈要求,反映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安史之乱;忧国忧民 引言

正所谓时代造就诗人。盛唐时期有无数文学大家,或写大唐盛世、或抒发边塞生活、或寄情山水,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们却又大多缺乏对这场战乱的正确认识。从他们的诗中,人们了解到他们有的索性隐居,有的甚至遁入空门。而少部分诗人此时却显得与众不同。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杜甫冷静观察社会现实,用诗歌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本文选择从杜甫具有代表性的三吏三别的文章,来论证杜甫的忧国忧民诗圣情怀。 1 “三吏三别的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生于初唐,逝于中唐,主要活跃时期在盛唐。当时国内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利、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国力强盛,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时的唐朝国际地位超迈往古,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经济、文化、思想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2 “三吏三别赏析 2.1 抓丁之苦——“三吏

杜甫用新安县、石壕村以及潼关三个地区官吏为题,描写了征兵时的各种令人愤慨又无奈的场景。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昨夜政府发文下来,如果家中没有壮丁则抽中男去征战。然而中男这么小怎能守住王城呢?杜甫的发问必然是得不到回答的,政府的抽丁政策不会考虑、也不会顾及这一点。于是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好一幅拥挤热闹的离别场景啊,然而这却是无数家长送别自己孩子走上战场的场景,稍微胖一点的孩子有母亲送,而有的瘦弱的孩子都无人送别。就连如此瘦弱不堪的孩子都要走上战场,是因为家中已经没有了父亲。作为傍观者的杜甫寥寥几字便表达出了对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1bb55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