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对诗词教学的启示

2022-08-18 00: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咏流传》对诗词教学的启示》,欢迎阅读!
诗词,流传,启示,教学,经典

《经典咏流传》对诗词教学的启示

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通过课堂上播放央视《经典咏流传》课件和视频的创新方式,用“和诗咏歌”的形式,将传统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在教学的同时,也能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同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陶醉在民族经典音乐中,提高学生对我国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经典咏流传》教学课件的倾情演绎,可以让更多学生喜欢古诗词,通过音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和美妙。 一、诗词教学要显示时代精神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中华民族特色的诗词文化与丰富多样的新闻媒介有机结合,兼顾教学内容上的悠久意境和授课形式上的浅显易懂,以现代人喜欢接受的方式,使古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在课堂上尽情飞翔。

诗词经典处处体现着中华儿女对文学的理解。金庸小说里的剑客说,古诗词是一世天涯行走,浪花淘尽英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诗人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曾为唐朝宫廷乐师李龟年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古诗词是一瞬临风落泪、对月伤情,一壶浊酒喜相逢,吟一首黯然魂销篇。古诗词应传递精神内涵、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紧跟时代潮流,凸显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和传播。 二、诗词教学要融合音乐元素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经典咏流传》让学生在经典传唱人的视听盛宴中体味诗词的韵致与光华,学生在现代音乐的旋律中感受


着古诗词的内涵美和韵律美。节目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巧妙地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音符,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爱上古诗词。

音乐与诗词有着一种自然的亲缘关系。诗词和歌词本是一家,中国的诗词也向来有同音乐结合的传统。经典诗词的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旋律的流行时尚感相结合,使古诗词流传更广,更扎根在人民的生活里,流淌在人民的血液里,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古典诗词中的平仄对仗,结合节奏欢快的音乐旋律和现代音乐元素,让经典诗词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听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经典咏流传》课件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词的熏陶,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文化怀揣敬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 三、诗词教学能让学生思索人生

“诗言志,咏歌以抒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阐述诗人运用诗歌与人生相结合,用诗词纪实性地叙述着自己的人生境遇,向学生传达对美好人生的感悟,体会诗人字里行间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咏歌明志以抒怀”式的古诗词教学,结合中华传统诗词歌赋、绘画和舞蹈等传统文艺样式,必将激发当代中学生“向上、向好、向善”的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首《苔》,正是对每一个平凡生命力争向上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积极人生态度的真诚赞颂。梁俊老师带领贵州省偏远山区孩子们的一段励志故事,激发了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經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一群平均年龄已超过74岁的清华大学校友会艺术团的


“学霸”级别经典传唱人,用中英德法俄五种语言震撼演绎了千年绝唱《登鹳雀楼》。而在歌声的背后,更有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老教授们在祖国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说的就是他们。

经典传唱人王源演绎的《长歌行》,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劝诫世人要惜时奋进,把握青春、时间与生命,奋发努力,趁年轻时有所作为。教学过程中,透过千百年前的词意传递,意境悠远的诗词传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情感,唤醒学生对经典的思考、追求。 四、诗词教学要传承新时代思想价值

传统文化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必须激活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从而在古诗词授课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教学。

青少年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会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起到积极的作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透过《经典咏流传》式教学,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学生们也仿佛看到古诗蕴含的情感在闪光,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为之心潮澎湃,就像“歌”与“诗”的一出时代交响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202a1a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