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听课感想笔记评课记录教案

2022-04-30 07:3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听课感想笔记评课记录教案》,欢迎阅读!
分米,听课,毫米,感想,教案

三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听课感想笔记评课记录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 谢兵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迁移再到思维的转化一直到思维的深化,贺老师一环扣一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导课简洁、有效

课的伊始,贺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导入简洁、有效。 二、导学议结合相得益彰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部分贺老师把讲授和学生自学处理的很好。在教学分米时,贺老师通过一根吸管是10厘米,直接告诉孩子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样引入了1分米。接下来贺老师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概念。在认一认时,贺老师通过让孩子在直尺上找出其它1分米以完善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所以在让学生比划1分米时,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比划,试估等过程让学生反复操作以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概


念。课堂上孩子找出了不少,比如:文具盒的宽度、粉笔、卡片、铅笔的长度、开关的边长等等。通过学生自主尝试、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感知新知。关于米与分米的关系,贺老师是让学生通过贴纸条游戏,先猜一猜纸条有几分米,验证出准确数值,然后贴到黑板上,贴出10分米,用米尺比一比,引出1=10分米。这个过程既巩固1分米的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这个环节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处理的很好。导和议结合的很好。

在教学毫米时,贺老师是通过让孩子估测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用厘米已经不能直接准确地量出它的厚度,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然后贺老师通过一些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有多长:量1分硬币的厚度,比划1毫米的长度。画出5毫米、10米使学生感受出毫米很小很小。这一环节教师指出思维的方向,学生根据指导要求自主学习,通过交流汇报,是对新知识获取、生成、升华的过程。 这节课是成功的,孩子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细致地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去探索、反思、逐步完善,才能臻于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29c330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