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杏芬 春回大地万物生

2022-05-24 11:01: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崔杏芬 春回大地万物生》,欢迎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崔杏芬

春回大地万物生

——论紫砂壶“春回大地”的文化意境

崔杏芬

(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而为人所熟知,其造型精彩纷呈、千变万化,可谓造型艺术的宝库。其中,紫砂花器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集镂雕、捏塑、贴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既具有适度的艺术夸张,又形象逼真,写形又写意,是最富有形态创作空间的一类,可谓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关键词 紫砂壶;春回大地;文化意境



明代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对紫砂壶做出这样的高度评价:“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优越的实用价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并在其参与推广下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发展至当代更是举世闻名,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

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一把优秀的紫砂作品从自然中汲取创作元素,巧夺天工、设计精巧,遵循古法、传承技艺的同时真实地反映自然,融入现代审美和个人智慧思想,表现出独特老练的思维理念,为作品锦上添花,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紫砂壶造型精彩纷呈,按照不同的形态特点大致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其中紫砂花器是最具有自然特色的一类,造型上既有适度的艺术夸张,又着意于自然潇洒的风格,形象逼真,同时又通过不同泥料的搭配运用呈现出自然的多姿多彩,表现出意象的特色,整体雅俗共赏,极具艺术神韵,深受人们喜爱。

紫砂壶“春回大地”(见图1)是典型的花器,纵观整壶,在泥料上选用了紫泥和绿泥两种不同的泥料综合运用,通过大面积使用紫泥来表现逢春时展现生机的树木,渲染出清新雅致的氛围,以绿泥饰树叶从中点缀,呈现出绿意盎然之感,提升了整体的文化意境。在造型上,此壶以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呈饱满的圆形,骨肉亭匀、饱满敦厚,底部无足稳定地立于平面,壶盖为嵌盖,与壶身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壶身表面饰以明显的疤结纹理,仿若苍劲古老的树桩,整个身筒张力十足、挺秀饱满,仿若

蕴含着充沛的生命力;一弯流与壶身暗接,从壶身自然胥出,弧度柔和、圆润挺秀、出水顺畅,圈把与壶流相辅相成,提升整壶气势,壶流与壶把皆模仿树木的形态制作而成,疤结明显,表面斑驳不平,生机盎然;壶钮宛若弯折的树干,意趣横生。此壶的创意之处在于,整壶以弯曲的筋纹线上下贯通,以壶钮为中心点向壶身延伸流转,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内凹的筋纹线更加凸显了身筒的饱满,并且其流动之态给人以愉悦的动感,宛若春风吹拂着大地,转眼之间,万物复苏,整个大地焕发着勃勃的生机。整壶采用了捏、雕、塑的花器装饰技法表现出事物的原型,装饰布局合理、不落俗套,整体生动自然又匀称平衡,凝结了光器、花器、筋纹器的特点,相互糅合,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在不失实用性的前提下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价值。

春天万物复苏,是生长的季节,是美丽浪漫的季节,它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无数文人雅士为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是一幅饱含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竹笋,还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无论是慢慢舒展的枝叶,还是缓缓流淌的溪水;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春雨,还是莺莺絮语的小鸟,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绽放着独一无二的生命力,演绎着自然那神奇的活力。经过秋的萧瑟、冬的寒冷,万物沉寂之下人们渴望春天、期待春天,“报春”变成了人们文化艺术史上永恒的主题。将春天的主题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中也就是自然而然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此壶极具诗情画意,流露着浓郁的自然风韵和灵动的生命气息,呈现出清幽淡泊的意境,动静相宜,让人在执壶品茗之时,仿若置身于自然,感受到一种心灵下沉的力量,拥有自然淡泊的情怀和悠然闲适的心态,无形中舒缓了现代人的心理压力。


宜兴紫砂壶传承至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每一把紫砂壶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智慧,都寄托着人间真情和生活哲理,渗透着历史悠久的人类文明,呈现出超越器皿本身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砂壶“春回大地”以春天为主题,既带来视觉的美感,也给人以心灵的触发和感动,给人以幸福美好、从容自得的心境,真正发扬了紫砂艺术壶艺风范。

参考文献

[1]路学峰.浅析紫砂花器“紫桃缘壶”的文化艺术[J].江苏陶瓷,2014(3):7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92f32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