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2023-08-12 23: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制度,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有助于挖掘现代企业发展潜力,增加经营效益,促进现代企业的自我发展,本文力图通过了解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成因,出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系统化建议。加快完善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标签: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现代企业的舞弊、造假案件不计其数。从银广夏、琼民源到绿大地,这些由于内部控制缺失、内部审计不完善导致的造假、舞弊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舞弊、造假事件已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推进了大家的视野。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定义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公司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和授权范围内,本公司的经济资料、经营活动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的监督、审查和评价。审查公司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公司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评价公司活动是否经济有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提升企业价值。



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其他部门的特殊属性就是其独立性。只有保持内部审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才能保障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公正无偏的态度。我国现代企业中置于管理层之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管理层的授权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也基本上是由财务会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需要时会被要求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使得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面临挑战。



2.内部审计人员整体从业素质不高。我国目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比重较多的是财务会计人员或者老、弱、病、残等一些不好安置的人员,而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较少,而且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和晋升机会也不如其他职员,缺乏促使其继续学习和刻苦专研的动力,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低。



3.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低。内部审计部门不同于其他生产部门能够直接产生收益,内部审计需要依赖审查、鉴证、评价企业经济资料和经营活动,




并且在提出的工作改进建议被采纳、执行时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只是徒增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费用,而得不到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



4.内部审计范围狭窄,审计技术落后。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计算机审计、内部风险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项目审计较少,内部审计大多针对于财务审计,审计范围较窄。我国内部审计开展审计工作大多采用手工查账的形式来进行;审计结论也大部分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审计技术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5.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不够。在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且不够完善和全面。现有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是根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的。我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外部监督力量不够,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被形式化或与财务部门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



四、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我国内部审计部门是受公司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在领导授权范围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为确保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我国企业应加快改变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平级或受其他部门领导的局面。最佳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应是双重领导模式:在企业行管理系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型内部审计报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行政型内部审计报告向企业管理层报告。此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也应保持充分地独立性。须专人专职的聘任内部审计人员,避免内部审计人员兼任单位其他职位尤其是财务岗位而导致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因任务繁重、立场和利益等问题出现审计结论的偏差。



2.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实行严格的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聘请制度,在企业内部制定明确的录用条件,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上岗时须具有从事审计岗位相关资格。其次,加强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入职后续培训。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安排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人为新聘用员工能较快投入实际工作开展培训,带领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操作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企业需安排相应的入职后续教育以便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内部审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相关标准的最新变化、技术手段和运用方法的最新更新,提高内部审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内部审计的能力。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养成不为权钱而折腰的良好品质。按规定使用所取得的资料,为企业保守秘密。



3.提高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与被审计部门的沟通有待加强。企业领导者应转变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固有认识,意识到内部审计是为现代企业服务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效率的职能部门;了解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




带来的长远利益远远超出因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国家审计机关也应通过媒体等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地位和声望。并可根据需要在经济业务复杂繁多的大中型企业申报成立时,相应要求申报企业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也应注意加强与被审计部门的沟通,不能以查找被审计部门的错误和存在的纰漏为主要任务,以此凌驾于被审计部门之上。



4.扩大审计范围,改进审计技术,实现审计先进化和科学化。内部审计应进一步强化对财务资料的审计的基础上,向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等多方面深入发展,突破内部审计是财务资料的自审模式。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基石,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内部审计科学化,逐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计算机审计,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减小误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实现抽样合理性,提高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5.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强化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是完善内部审计的先决条件。如果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企业的认同,内部审计人员就会在企业需要时,被要求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如果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缺少法律依据,就会在审计报告的编制、审计结论的得出时被单位领导的意愿所左右,无法为企业提出中肯、可靠的建议。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正常运行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应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对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监督,增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约束力量,敦促内部审计部门客观公正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杜绝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化或被束之高阁。



本文关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研究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实现内部审计科学化、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五个方面完善内部审计的系统化建议,加快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叶陈云.公司内部审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9.

[2]尹维劼.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213.

[3]刘楠.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1301333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961213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