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气节故事

2023-01-06 05:3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分的气节故事》,欢迎阅读!
春分,气节,故事

春分的气节故事

春分的气节故事

春分日农民将余下水稻、黄豆等种磨粉蒸糕,糕面置红枣俗称春分糕,用以食用及馈赠亲友,寓祈祝新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现乡间犹存。古代各县城有赶“春分会”习俗凡所需竹、木、铁、棕制品等春耕物资均可购置齐备,实为物资易会。

春社是春分节气中最大祭祀活动。周朝时候春社便是最重要的天祭典活动。当时选春分后“甲”日祭春社,汉以后五行观念盛行,由于五行中“戊”属土,是改订春分后戊日为祭春社日,并一直延用至今。古代天天用五种颜色泥土和五谷向土地神献,祭民间只以一杯土来祭土地,原始土地崇拜并没有土地神偶像,甚至一杯土也是露天而放;清代将土地崇拜设城隍庙内共立有两牌位左边为稷右边为社;古代天将不同颜色泥土分给诸候让们自己分别立社,这一天便成为全国一种向土地神献祭日。

旧时巨姓望族也要春分、秋分举行词堂祭祖仪式俗称春祭、秋祭宗祠内主要收藏先世遗像、族谱等每年春分、秋分二节都要行春秋两祭届期都要事先扫除庭院、清理祭具、采办三牲、香烛、供品,由族中长者率族众一起焚香点烛、行三跪九叩之礼。祭毕全宗族还要设宴欢聚以联络感情。旧社会女私塾毕业、中举等都要祠堂张榜以荣宗耀祖;有族外经商致富回乡来也要到祠堂祭祀祖先;如族内败坏族规严重还要开祠堂当众惩罚。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俗传花王生日也是百花生日叫花朝节也叫花朝“花朝”一词唐诗中就已出现如司空图《早春》诗云:“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至民间花朝节具体日古籍里有不同说法如《诚斋诗话》称:“东京(按即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谓:“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土庶游玩又为挑菜节”;西湖游览志》则说:“二月十五日为花朝”。

花朝节有“张花神灯”活动该灯通常以当地所产可作伞面半透明油纸“淡笺”糊成多呈伞形、六角故也称“凉伞灯”上镂物、花卉、


珍禽异兽据清王韬《瀛土需杂志》载:“出灯多者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除此之外天习俗尚有采戴荠菜花(相传可保一年不头痛)文宴饮赋诗男童蓄顶发、女孩穿耳洞等。

很可能由各地地理、气侯情况不同所以有地区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有的以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花朝总之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节据说唐代就已经有宋代流传较广明、清时期花朝就不如宋代时那么热闹虽也有赏花、饮酒之类的活动但多限文墨客民间此时期也仍有踏春、饮酒等活动但多与上已节、寒食节、清明节有关与花朝节渐疏今天洛阳花会、虞城花会等各种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已取代古代的花朝节古代的'民俗已被赋予新的内容。

小结:其实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发生的故事往往会比较有容易让人记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dab327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