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心肺复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2023-04-11 13:3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护理“心肺复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心肺,教学设计,高职,复苏,护理

高职护理“心肺复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 要】“心肺复苏”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网络设备,将语言、动作、视频、动画等相关因素结合起来,动态地呈现心肺复苏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职护理;心肺复苏;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59-02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教学发展,“互联网+”促使教学方式方法发生质的变化,带来全方位的创新[1]。如何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护理教学当中成为近年来高职护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2]。本文就心肺复苏教学的设计流程和信息化手段运用做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一、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

本实践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的16级学生。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生理、解剖、健康评估等相关学科,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学习本次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参照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纲要求,围绕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综合职业能力需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复苏有效的指征。能力目标:能够快速的定位,并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人工呼吸。情感目标:养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及强烈的救死扶伤精神,及时、正确、沉稳、敏捷。 3.教學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以上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方法。难点: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教学资源。

在心肺复苏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内,学校有足够的心肺复苏虚拟仿真模型系统,并配有平凡在线学习考评系统。教学楼内有WIFI网络,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思路


在心肺复苏实训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任务驱动、小组教学,教师演示等教学方法,运用动画、视频、闯关小游戏、虚拟仿真模型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理论知识抽象乏味,学生兴趣不高;(2)操作不够直观,速度快,学生难以掌握;(3实施效果难以及时反映。我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同时考虑到现在高职学生爱上网爱游戏的特点,我将教学过程中的结构设计为:课前准备——任务分析——课堂实践——课后拓展 1.课前准备。

课前建立QQ群及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学习讨论平台,下达电子任务书,采取任务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荐学生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中国大学慕课手机客户端,随时观看微课及操作视频。另可登录国家及本校的精品课程网,爱课程网观看课堂视频,找到任务的答案,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完成一份课前调查表上传至教师的教学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统计的结果了解学生自学的难点,以便在课堂中重点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随时通过QQ提出疑问,教师在线答疑。 2.任务分析。

1)在任务分析之前,请小组一的学生代表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心脏骤停的重点。 2)播放视频“江城最美护士”肖芳:人生梦想就是救死扶伤

借助身边的护士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培养其救死扶伤的精神,提高职业素养。

3)播放一段正确心肺复苏的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大家一起总结心肺复苏的步骤,并拓展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变化。

4)播放一段正确心肺复苏的动画: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请学生之间相互查找颈动脉搏动处,胸外按压的位置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互动性。请小组三的学生代表演示动作要领,教师对正确的动作给予肯定,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 5)请小组四的学生代表讲解复苏的有效指标。教师进行点评。

6)课堂闯关小游戏,学生通过第一个游戏“伸出你的援手”,识记操作步骤,掌握操作要点。第二个游戏“大家来找茬”,教师播放电视剧中急救的片段,让学生寻找操作中的错误,学生积极讨论,这样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再次强化操作步骤和要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fd22f0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