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自传》读后感

2022-03-25 22:4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泽东自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毛泽东,读后感,自传



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由于时过境迁,许多青年人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掌故缺乏了解。我却是那时过境迁中遗忘了当时一切的人之一,其实也和我的兴趣有关,因为从初中起,我就一直不喜欢学习历史,虽然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有责任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家史等。可即使是强迫我去背,我还是记不住,更别说那些历史人物了。但是有一天去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毛泽东自传》它以故事的形式把毛爷爷当时所经历的一切描述出来,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兴趣。细细的品味下去,才发现其实历史也可以很有意思的去了解的。

《毛泽东自传》这本书是193610月由毛泽东口述,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笔录,吴黎平现场口译的一部毛泽东英文自传。而这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汪衡的译本影响最大。而我读的这本书是“青岛版”的校订版,这本书为了使读者更有亲切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还大段地引用了吴黎平先生的许多译文和说明,补足了《毛泽东自传》其他版本的一些背景资料的不足。最最重要的是书内还选配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这本书图文并茂,形神兼备,更具可读性。可以这么说《毛泽东自传》这本书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这本书以事说人,更以事说史,在给予读者一个更真实的中共伟大领导人的形象的同时,还历史一个更加真实贴切的面貌。《毛泽东自传》对于我来说便具备了这两个特点。读这本书有三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可以有助我熟悉那段历史,具体地去触摸和感受当时的一些情况;二是本书可以帮助我思考,导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在工作学习中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再者如果一个人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亲身通过具体的文字透过历史来近距离地看看毛泽东这个人物。从上世纪 20 年代开始至今,毛泽东这个名字便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他有功有过,而且是瑕不掩瑜的功大于过,他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无疑却是最有领袖魅力的伟人。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我去大概的畅游这本书吧。

如果现在让大家说一说你认识的毛爷爷,或许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毛爷爷,叫毛泽东,字咏芝,后改为润之,于189312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他是我们伟大的主席。他带领我们创造新生活,是我们新生活的先锋人物。所以现在在北京他的遗像还一直保留着让人们瞻仰。或许对历史了解的人们还可以说出他的具体贡献呢。而此书的开头就是毛泽东的自述,而他自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家庭的发展情况和家里的人。他的父亲先是贫农,因负债累累而去投军,当了一年多的兵后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只有买回了原来的土地,然后就使家里变成了中农,接着又节省再买地变成了富农。毛泽东从八岁开始学习的,他的第一个成功的“罢工”或许应该是“罢课”是在他十三岁的时候,而自从他罢课成功后,他开始敢于与父亲争辩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从小那种敢作敢为的性格。他曾开玩笑的把自己家里的成员分成了两个党派,一个是执政党,既是他的父亲。一个是反对党,是由他,他的母亲和弟弟所组成的。我们又可以看出他风趣的幽默感。幼年见证父辈从负债累累到岁末有余粮,从贫农到富农的创业史,他下过地、记过账、临听私塾里头先生的“之乎者也”不顾告诫读完先生所深恶的那些不正经的书〔《岳飞传》《水浒传》《三国》《西游记》进校读到自然科学和西方学术的新课程,在母亲的慈祥仁爱和父亲的严厉苛刻中,“矛盾”的童年成长。后来,毛泽东自己私下攒钱最后离开家到外面闯荡。正是他的独自出外闯荡,让他看到了人们的苦难生活,于是他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想拯救中国这条巨龙!遥想当年中,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官僚恶霸残民以惩,苛捐杂税民不堪命。外患炽烈,政府丧权辱国,丧师失地,唯枪杀名士、钳制舆论、电刑逼供、血腥屠杀不同政见人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辽吉,炮轰机关,捕禁官吏,追炸列车,大学逃散,特务汉奸招摇过市,毒贩赌鬼,洋洋得意.大中国,哀鸿遍野,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数以亿计的灾民和难民四处逃亡,或易子而食,或卖儿


救穷,中国人民成为辫子、苦力、文盲、流浪汉、亡国奴、灾民和难民的代名词.我东北民众在日寇铁蹄皮鞭下含垢忍辱,九死一生.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 22 年,就是内战、反共、独裁、卖国、残民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受难史。毛泽东1893--1976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奋斗、追求、思索、斗争、挫折、坚持、艰辛、胜利、失败、阴霾和辉煌等等,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 17 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从建立新中国到大跃进,从庐山会议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一直到逝世。毛泽东是伟大的、坚定的、不倦的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大门的1956 年,又是他,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及时地提出了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新的历史性任务,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毛泽东通融古今,兼收并蓄,军事领域尤为出色。毛泽东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兵书,继承了中国古代兵书的思想精华。他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主席在阅读古代兵书时,反对教条读书、纸上谈兵。他主张批判地继承古代兵书的合理成分,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早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主席就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又说“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 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这些话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对于读兵书的基本观点,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战价值。如《孙子兵法》中说:“穷寇勿追”,毛主席则反其道而行之,:“宜将剩勇追穷寇”这些例子说明客观条件变化了,人的主观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完全拘泥于兵书上的片言只语。毛主席就是这样地对中国古代兵书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扬弃,从而为毛泽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石。毛主席的诗词歌赋,独领风骚。有人说,皇帝或国家领导人,如果喜好诗词歌舞,便耽误治理国家,最终只能将国家搞的乱七八糟,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但是,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舞文弄墨方面,他直抒胸臆,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其诗词歌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更是无法超越。毛泽东才华横溢,挥洒自如,指点江山,豪气万丈。成大事者必有大智慧,我们的毛主席即如此。生活俭朴,一心只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却宽厚对待身边的同志。让人感动的是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吃上一次却都觉得奢侈。自然他有他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功绩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毛泽东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毛泽东同志从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走到中国的历史的前沿,其丰功伟绩决、不是我们现代人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述的,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更不是我们随手手机、出门轿车的现代人可以想象的。这一幕幕的史章谱写出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呕心沥血建设新中国的波澜壮阔光辉历程。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 现在很多人择业都是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赚很多的钱,才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似乎我们已经没有以前毛泽东时代人们的那种纯朴的念头了,要精忠报国,要为国捐躯„„或许人们都觉得只有乱世才能出现毛泽东那样的英雄,可我觉得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已经失去一次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了。现在中国正在不断地建设着,在不断地壮大,这时候正需要我们,我们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要我们,我们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


同时,看完毛泽东传之后,我发现了他很多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首先他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在思考之后,他总是能够很快的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我所缺少的吧!在很多时候我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犹犹豫豫的,而很多事情就因为自己不果断的性格总是处理的一团糟。其次。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遇到困难时,选择的是迎难而上,是与困难斗争到底。例如他的农民主张曾被党内其他同志怀疑,但他并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深信中国的革命需要农民的力量,最终他胜利了,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胜利。毛泽东曾说孩子们,你们要随时做好准备。随时做好准备,不是你想着我要准备我要准备你就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的。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途中肯定充满着坎坷与挫择。逃避退缩不是我们的选择,勇敢地正视并战胜它们才是智者的行为。因为永远会有困难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堂不会停止的课,我们总是在实践中成长。只有经历过暴风雨,我们的心理才会更加成熟,能力上才能得到提升,知识才能得到实践。同时仅仅只有接受困难的观念还是永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好,就像一句老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此书的最后是附录三和一些问题的回答,附录三是斯诺眼里的毛泽东,写的是他自从采访毛泽东以后,和毛泽东接触后的一些平常小事,也就是从这些平常小事中都可以看出毛主席的一些性格。而《毛泽东自传》是一本真实生动、自然亲切,又撼人心魄的好书,捧读它,就好象是在面对面地聆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给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没有做作,没有浮躁,没有功利,也没有传奇。这些故事有的平常得犹如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得超乎我们的肤浅的想象,但读起来仍然是那么的从容而又漫不经心,宽容中又蕴藏着坚忍不拔,善良、英勇、顽强、自信、拼搏等等这些形容词,在毛泽东的故事面前已经黯然失色。所以,这真的是一部很值得去品尝的一本好书,长到老,学到老,那让我现在就开始像毛主席学习,静下心,认真的经营好我们的生活,过好每一天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135ef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