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钱币类别史

2023-11-20 19: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今钱币类别史》,欢迎阅读!
钱币,古今,中国,类别

中国古今钱币类别史

钱币,又称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和重要媒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兴衰更替,货币的种类、相关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回眸历史,我国使用过的钱币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贝币

贝币是我国出现和使用的早期货币。有海贝、玉贝、骨贝、铜贝。以“朋”为单位(十贝为一朋)。是夏、商、西周三代重要的物品交换币制。先民们最先使用海贝,由海生贝壳磨制而成,后因海贝极难获取,便出现了由玉石磨制或雕骨而成仿海贝的玉贝、骨贝。商末周初,又出现了青铜贝、铜贝。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是中国后世铜币之鼻祖。铜贝普遍流通于西周、春秋时期。楚国蚁鼻钱也属铜贝,秦朝建立后被废止流通,人们使用贝币的历史随之结束。

二、铜币

西周开始用铜作货币,以“寽”(读作律)为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铜币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各诸侯国的钱币形制、大小、轻重不一。流通的铜币主要有四种:周王室、秦国的圆钱;燕国、齐国的刀币;韩、赵、魏的镈币(也称布币,形似铲状);楚国的蚁鼻钱。其中圆钱因便于携带和清点,在战国时流通地区较广。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废止其他六国钱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又称作秦半两钱。从此,圆形方孔钱成为我国历代铜钱的固定样式。

西汉武帝时,全国统一铸造使用优质铜币“五铢钱”(二十四铢为旧制一两)。五铢钱因外观精美,且轻重适宜,得以在后世流通。直至唐代初年,历时七百余年持续不废,堪称我国历史上行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

唐朝高祖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其意为开辟纪元,通行宝货。从此,我国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而改以“通宝”“元宝”名称。唐开元通宝钱制在唐以后还持续了近千年,并成为后世“制钱”的楷模。唐“开元通宝”钱的创制与秦半两、汉五铢一样在我国货币史上皆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宋代太宗铸造“太平通宝”是我国实行年号钱制的开始。宋、元、明至清末始终都沿用此制度,钱币上都铸有朝代或年号,称为年号钱。

明清两代对铸钱的形式、文字、重量、成色都严格定制,这时期的钱称“制钱”。清光绪时开始使用铜元,“制钱”才退出流通领域。

三、铁币

两宋时期铸造铁钱与铜钱并行,形成铜钱及铁钱流通区域。如四川地区就专用铁钱。铁钱价值比铜钱低,因而体积大,携带困难,流通使用极为不便。

四、金币

中国古代实行金、银、铜币多元化的货币制度。楚国除使用蚁鼻钱,还用黄金充当货币,铸成版状,重一斤,有印记“郢爰”称作爰金。秦朝规定钱币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一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为下币。

五、银币

汉武帝时发行的“白金”币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银铸币,它是白银在我国最早获得正式法定货币资格的事例。


唐末五代时,白银已有正式加入流通的趋势。白银在宋代已较为广泛地作为货币行用。 明中期后,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流通中的支付,大数目用银,小数目用钱;政府也实行赋税征银。白银不但取得了合法的货币地位,而且在流通界发展为主要的货币。从而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清代的货币流通仍以银为主。17世纪后期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从此银元与钱两并行,都是主要货币。

为纪念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铸造了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银元和多种纪念币。

北洋政府又于1914年、1915年铸行了袁世凯头像银币,在当时起了抵制外国货币的重要作用。在中国银元史上,袁头币是铸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银元。

六、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汉武帝时制成发行的白鹿皮币是我国古代纸币的前驱。

唐代官府为满足地方与京师交换的需要,而创制了能够异地兑换的飞钱,又称“便换”它是一种信用兑换券或汇款票据,已是纸币的雏形。

因为铁钱使用极为不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宋仁宗天圣元年设立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从而使交子真正成为纸币。北宋末年,交子又更名为“钱引”“关子”“会子”

南宋是纸币广泛发展时期。“会子”是南宋最主要的货币,但因为发行过滥,通货膨胀明显,南宋末年纸币急剧贬值,趋于崩溃。

元代主要发行纸币“交钞”“宝钞”并禁止使用铜钱、金银。宝钞成为唯一合法的货币。元政府还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纸币管理制度。能够说,纸币制度发展到元代已相当完善了。

明清两代对纸币反复无常地使用与废止。这时期的纸币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36cm,22cm )纸币“大明通行宝钞”;清初户部发行的名为“户部官票”的纸币,又称银票、银钞。清末货币极为混乱,发行过银元票、银两票、铜钱票。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法令。于1935年推行“法币”制度,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合法钱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又先后发行“关金券”“金圆券”两种纸币。1949年李宗仁代总统时又发行了银元券。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银行即发行了全新货币——人民币。至今已发行了五套,以纸币为主,金属币为辅。人民币长期稳定,是中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当前,人民币正向国际化迈进,中国钱币走向世界的速度大大加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546fe6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