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期中试卷

2022-07-12 15:58:0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期中试卷》,欢迎阅读!
政治哲学,期中,试卷,高中



生活与哲学 中考试卷

----唯物论、认识论部分

一、 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6分。)

1. 赫拉克里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列宁评价这种观点说:“对辩证唯物主义绝妙的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里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的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

2. 胡锦涛指出,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

①人类精神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哲学资源 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③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3.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A.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4、(2003年江苏、广东卷)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5.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需要;是江泽民同志长期以来坚持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的理论成果。上述材料说明

1




A.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哲学是关于社会矛盾的学

C.社会越复杂人们的哲学思想就越多 D.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越来越正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7.“星座占卜”、“运势分析”、“姓名测未来”„„这些迷信活动为何会在校园中流行?蓬勃向上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去相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认识世界的渴望和科学教育的缺失。下列观点中与中学生迷信思想一致的有 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自然界的规律性是人们思维总结出来的 ⑤.尽信书,不如无书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8.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2004-2009年是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的第三期工程阶段,第一第二期工程已完成的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于防洪、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9.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和李四。这表明了(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相对的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0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2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1.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12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不过是一个噩梦,不过是人想象的、仅在人的幻想中存在的东西罢了。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神的观念是人的头脑自生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人间根本没有的新事物 C.神的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原型’的一种主观映象 D.人与神二者不存在性质的不同

13.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独特“思想实验”,不是在实验室中,而是在抽象思维中进行的,所使用的不是现实的仪器设备,而是严密的逻辑和数学的推导。这种创造性的科学想象获得了成功。这充分说明( A.意识活动不仅能“复制”客观对象,而且能进行主动创造 B.并非科学的抽象思维活动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 C.不进行主观想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D.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源泉是意识的能动性 14.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⑧.美....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A.①②⑤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⑥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




15.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6200587日,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被水吞噬。据抢险指挥部的有关人员的介绍,此次矿难所带来的积水是1500-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存水量。据专家分析,这次透水煤矿还连接着几条地下水系,抽水的同时,地下水也同时得到补充,要抽干矿井里的水至少需要600天。这说明( A.世界上还是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1720057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峰会发表《宣言》,在宣言中呼吁国际社会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专家认为,新安全观的思想已不仅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涵,也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我国提出新安全观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②.三思而后行 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④.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9(2004年福建浙江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003年江苏、广东)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4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独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

21、(06·重庆卷)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

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2(05·天津卷·28). 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一次就业率连续攀升。表明(

A. 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 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3、(2003年江苏、广东卷)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24、(2004年江苏卷).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6.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秋菊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7.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5




2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9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30.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这说明 A.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3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3.如今,多媒体上网信息卡等许多新词语几乎天天挂在人们口头上。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统计表明,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这些新词的产生根源于(

A.人们的主观创造 B.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 C.知识分子的概括和总结 D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6






《生活与哲学1-6课测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ACA 6-10CADDC 11-15DCAAB 16-20DBCCD 21-25DAACA25-30BACBB 31-33BBB 二、 非选择题:

3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中国革命与建设检验为正确的思想意识,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能够推动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35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某市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等特点,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材种植;并充分利用本地奇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体现了这一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根据本地自然经济条件发展本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体现了这一点。

36.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促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涉水过河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对河的深浅状况的认识,只能在过河的实践中产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乙认为不去过河,怎知深浅!”是正确的,但乙不明白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获得正确的认识来知道实践。

(3)科学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果在知深浅的正确认识指导之下过河,则万无一失了,但甲把这一方面绝对化,认为没有这种认识的指导就不能过河,也是错误的。

37、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不顾我国云南的自然环境实际情况,引进桉树,导致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体现了这一点。 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但是人们认识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人们对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云南种植带来的不同影响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点。 38(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先污染后治理带来的种种后果,启示我们绝不能再走这样的老路。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个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并找到解决办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清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到底我们的能源消耗增长是不是快于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是不是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能以实践来检验。 (5)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有了材料二中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认识,才不至于在实践中犯材料一中的错误。

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63664d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