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

2024-02-15 00:3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蒲松龄,原文,翻译

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一:

狼,不知其名,可意者也。人之所恶,不可与处,乃东北之物也。今江南多有之。观其形状,似狗非狗,似狐非狐,嗅之鼻翼流涎,视之眼中发光。若与人相遇,有祸无福。然与其独宿于深山老林之中,更觉其独步天下无敌。不知其患,不识其祸,引颈长啸,回荡不绝,令人睹之,使人招之,令人畏之,使人趋之。狼,真当突破自己之时。

翻译一:

狼,这个名字不知道其来历,但是令人愉悦。尽管它是人类所不喜欢的东西,但它却是东北地区的常见动物。如今,在江南地区也有很多。看其外貌,它似狗非狗,似狐非狐。闻到东西会流口水,看人时眼中会发光。如果与人相遇,只会带来灾难,没有好处。但是,它独自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更显得无敌。不知道它的困难和祸害,只见它引颈长啸,回荡不绝。让人看见它,就会畏惧它,而使人走开。狼,真的能够突破自我。

原文二:

狼为食肉兽,食人亦不吝。江南有谚:高山多林,暗无人烟,若遇虎狼,定作乐吞舌根。惟狼性孤高,群居无常,为食必自攻其命根。江南常有狼随人行,足其为怨,一遇必来兴风作浪,众人诸葛云之乘龙之术也屡见不鲜。

翻译二:

狼是食肉动物,它甚至会吃人。江南有这样一句谚语:高山多林,没有人居住,如果遇到虎狼,一定会把舌头吞下去。但是,狼很孤独,不会聚集在一起。在寻觅食物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在江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狼跟随人类行动,这给人们带来了不快。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狼总是会制造麻烦。有的人甚至运用了诸葛云以乘龙之术,来应对这种情况。

原文三:

过去是有丧钟,今天有葬母狼。那年北京城里流传着一个笑话:两个熟人因为无意中吃到了狼肉,后来却被告知狼肉是会把人烂肚子的。几天后,一人吃一块香肠,问另一人吃不吃。另一人至今也记得,对方根本没有犹豫:吃的肯定是人肉做的!自然,内心深处,不能排除此人为喜欢人肉的狼之类。


翻译三:

过去有一种丧钟的习惯,而今天则流行葬母狼。在北京,有一个笑话被流传开来:两个熟人因为误食到了狼肉,后来却被告知这会让人感冒。几天后,一人拿来了一块香肠,问另外一个人愿意吃不。另外一个人依然记得,对方根本没有犹豫地答应了:它那一定是人类制成的香肠!显然,在深处,他认为另外一个人喜欢吃人肉,就像那些狼之类的动物一样。



以上是蒲松龄的三篇文章中有关狼的部分。狼是一种神秘而有趣的动物,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这些文章描绘了狼的特征和习性,让人们对这种动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这些文章也包含许多隐晦的信息,让人们思考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7bd80e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