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卷调查的理论基础

2023-01-02 21:5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问卷调查的理论基础》,欢迎阅读!
问卷调查,理论,基础,网络

网络问卷调查的理论基础

1网络调查问卷及其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内网络问卷调查起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我国互联网初步发展,最早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调查业务的公司为瀛海威时空网站公司。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加大了互联网投入力度,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以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问卷调查的作用日益显著,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根据文献分析汇总,目前我国网络问卷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首先,应用研究,重点探究网络调查问卷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并从行业角度展开分析;其次,改善措施研究,针对网络调查问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再次,系统开发研究,以调查问卷系统设计为主题展开探究,并对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等问题进行剖析。

国外关于网络调查问卷方面的研究较为多元,通过文献汇总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首先,对网络问卷调查优缺点予以分析,并结合实证探究不同类型的网络调查问卷优劣势;其次,对网络问卷调查质量予以探究,重点分析回复率问题。简单来讲,国外学者注重实证探究,理论依据较为丰富。

2网络调查问卷的理论

网络调查问卷研究当中产生了诸多理论依据,其中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突出效应理论。

第一,社会交换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霍曼斯所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活动是社会交换活动的体现,是在回报、报酬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对人心理动机研究是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网络问卷调查研究中,社会交换理论主要体现的为调查与被调查双方之间的交换活动。

第二,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有效融合,侧重于对社会群体心理因素的探究。网络调查问卷其实就是对社会大众的一种调查,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若对问卷内容不感兴趣就不会花费时间参与其中。

第三,突出效应理论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会重点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而这一理论在网络调查问卷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问卷传递被调查者的信息是否能够引起其重视。只有引起重视才会参与其中并认真完成问卷调查。

3网络调查问卷系统相关技术

网络问卷调查系统涉及技术众多,根据本文研究需求,主要对PHP技术、DIV+CSS技术、SQL SERVER 2005技术予以分析。


第一,PHP技术。这是一种脚本语言,能够有效嵌入HTML当中。该技术功能强大,能够满足动态页面内容的搜集。第二,DIV+CSS技术。该技术属于计算机语言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HTML等文件格式的有效描述。该技术具有页面与内容分离的特征,在网页便捷方面作用显著。第三,SQL SERVER 2005技术。该技术属于数据库管理技术,是网络调查问卷系统设计不可获取的技术之一,同时还具有操作便捷、处理效率高、动态锁定等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b23c49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