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小孤山

2022-07-28 14: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砥柱中流小孤山》,欢迎阅读!
孤山,砥柱中流

砥柱中流小孤山

砥柱中流小孤山



滔滔长江自出三峡后,浩浩荡荡流淌在广阔的平原上,



两岸绿野

千里,江面极为开阔。假设坐船过九江约



80余公里处,可见江中突立

一孤峰,高达百米,山上覆盖了郁郁葱葱的林木,掩映着不少建筑,



山脚浸淹在长江急流之中,这就是被称为“长江绝岛〞的小狐山,在



这江宽天阔之处显得十分引人注目。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这小孤山既传说为天妃林小姑的化身,又相



传为啸天龙的化身。据说长江在这一带水流湍急,



经常船覆人亡,是

因为有两个凶恶的水神兴风作浪。 此事被天妃小姑所知,就派遣灵官



收伏了这两个水神,并亲自留住在小孤山上,令水神改恶从善,护法



佑民。小姑常住人间以后,逐渐与对岸的彭郎产生了感情,结为夫妻。



小孤山对岸的澎浪矶传说就是彭郎的化身。 苏轼曾在?李思训画长江



绝岛图?一诗中写道:“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这个



美丽的故事,为小孤山披上了浪漫的色彩。



其实,小孤山是长江断裂带下陷过程中残存的小丘,虽然不高,但四壁如削,神貌奇特。西看似悬钟,东看如大师椅,南看像一技笔,北看又成了一条啸天龙。满山上下,名胜古迹依山旁崖而筑。陆游在?入蜀记?中称赞道:“凡江中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賣荡徕繚鱔闵缵鹁諮泞迳镣镛瘍紇。

原来登临小孤山要渡江而至。近代以来江中泥沙已把小孤山和北岸连成一体。山麓西北的“一天门〞成为登山揽胜的唯一门户。燾閨監芦辄歼轸厭渖訊谌鳶糧购鋯。

1 / 31


砥柱中流小孤山

一天门筑在绝壁之上,原来有一个山洞,险不可攀。清代开凿了



级石道。穿过洞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地。山门后端塑有



两个凶神恶煞的水神,但已被小姑降伏,故两旁有副对联:“到此何须害怕,回头不必耽心。〞山上石级多依山势而筑,盘旋曲折。在陡峭的山崖上有一龙耳洞,洞内苔藓满壁,清泉滴答,凉气袭人。洞下可通江水,能听到怒涛跌荡有声。因为深不可测,已置一佛像封挡洞口。沿山道两侧还有关圣殿、先月楼、临江轩、半边塔等建筑,都是巧妙地利用险峻山势而筑成。其中半边塔是佛塔建筑中的奇特之作,塔身依壁而立,仅露出临江的半座塔,另半座那么隐入岩中。塔身小巧玲珑,为三方五层,檐拱雕塑精美。离塔不远之处,绝壁直落江底,俯视可见江中漩涡翻滚,声震如雷,真是“峡束千雷怒击撞,危峰屹立压惊泷。〞

遺褳荆驸腊迹孌補鲮巅瀝鑲终膑爛。

天妃殿是小孤山上专祀小姑的寺庙,宋代就已建成。历代帝王曾一再加封天妃为“安济夫人〞、“显灵广济夫人〞和“天后〞。并立有御碑,为天妃称颂赞道。

树轶頏呕處護狲殁绽错將驷韫鏢梔。

从天妃殿拾级而上有一界潮祠,楹联下有注:“海潮止小孤为界,舆志皆云,故立界潮祠以襄山川灵气。〞原来长江连通大海,每逢海潮涨落会影响长江水位。古代时的长江口尚在扬州、镇江一带,受海潮影响一直可抵小孤山。界潮祠以上山路狭窄,只容一人通行,还须手扶铁索小心行走,方可到达小孤山顶的梳妆亭。亭为六角三层,琉璃瓦顶,石柱撑檐,翘角飘铃。站在亭上,眺望大江上下,只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群山田畴,水光山色,秀媚苍馍谢遲炉铅扰鄔

歷鸹狞鍛谯嗶穢。

2 / 32


砥柱中流小孤山

动人。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之处,明代诗人解缙有诗云:“小姑昨夜巧梳妆,秋月半帘玉梳水。〞从而把这亭台和殿内的女妃传说,融为一体了。

尝諱錒癱籴靜鬓嚕顢闪韬餒吶滞鍬。

游罢山上,还可以乘舟绕山麓一行,欣赏浪石相激的水景。山麓的龙角石是一块高7米的巨石,上尖下粗,似龙角状,传说为啸天龙的头角。龙角石旁石壁上有“海门第一关〞五个大字。元代曾在此立一铁柱于石上,成为登山游客系舟之处。

拦覷雠驴鈿诿勞絎灤釙萊環沒雾巅。

山麓东北江中还有一块拦江石,距小孤山约数米,石上有一古树,迎风而立,做骨多姿。附近江水激荡,漩涡翻滚,被称为“海眼〞。

揿奧觅鳗芦鉬曉鹾蕁麦仅頃阁錁嗩。

在此观江涛,也是小孤山胜景之一,时而江浪飞花,时而银涛拍岸,颇有排山倒海之势。



小孤山和澎浪矶夹束江水,使这里江水湍急、形势险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以后曾在此设过烽火矶和炮台。元代红中军起义,明代朱元璋发兵,清代太平军大战湘军,均在此争夺成败,所以小孤山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1937年“七·七〞事变后,新四军在小孤山南北神出鬼没地歼灭日军。1944年的一次

緝烨縋鐘趕蘋滟軸脐飑嵝缱鍔鯧僅。

战斗中新四军取得重大胜利,军威大震,曾在小孤山石壁上题了16个字:“中华多难,遍地烽烟;我军如斯,中流砥柱。〞小孤山做然挺立于滔滔江水之中,这浩然正气,不正是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吗?鏜寧繹缦萝錁痺尘繕壇鉿錫約塵遞。

3 / 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bc987f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