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格言小论文

2022-07-24 11:0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格言小论文》,欢迎阅读!
格言,传统文化,中国,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格言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格言是思想的浓缩,理念的精华,感悟的深邃,经验的聚集。说到底,格言也是思维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晶。哲学就是对物质总体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看法,是世界上纷繁复杂各种知识学问的高度浓缩的“格言”式的学问。格言的知识价值很高,下面我来阐述格言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历史名言,原本就不是写给普通百姓去看的,因为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认字,也没有晋升为社会管理层的文官制度。它是写给士大夫(贵族)甚至是君主的,激励人生、成就人生的追求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古语的背景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那时候的社会不要说和今日社会,就是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二千多年的社会,都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周朝封诸侯八百,每一个诸侯都是一个国;每个国都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财政、司法和军事权,但是绝对不是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诸侯国又分封为若干个贵族家族,每一个贵族家族就是一个家,相当于一个庄园;这样的家和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家是天壤之别的概念,今日社会之家庭那时候只能够称为户,今日社会之普通公民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够称为奴隶或者隶农。

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


而外足以经世。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我们讲过佛家的道理,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修齐治平是有逻辑顺序的,修身之后齐家,齐家之后治国,治国之后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修身就没有办法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对格言有了重新的认识,原先只是觉得格言就是几句很简单的话,枯燥无味,但是在老师的耐心的教导之下,逐渐开始领略格言内在的意义,认识到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在略微的领会格言的内涵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更加的赞叹。格言,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既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又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会继续的学习的格言的内在含义,用格言来勉励我自己,树立学习目标,选择人生奋斗的方向, 激励我前进,让格言改变我的观念甚至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e31ee8aeaad1f346933f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