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

2023-11-18 05:0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欢迎阅读!
疏导,考前,心理,如何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了解学生的是老师,最容易解开学生心结的也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1 1、尊重与倾听

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想法,多去倾听孩子的感受,接纳、包容他们的不同情绪状态,要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情绪。同时,积极的和孩子交流,但不要过多介入孩子的复习生活。

2、信任与理解

相信孩子们有能力去面对所谓的“重大事件”,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尽可能让自己用平常心去看待、帮助孩子。

3、真诚与支持

真诚的面对孩子当下的所有状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但是要注意鼓励的程度,不要让你的鼓励变成孩子的压力。、临近考前,家长和学生的心弦也越来越紧绷。紧张是一种应激状态,适度的应激状态会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应激状态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遇到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2 1、积极自我暗示 2、不打疲劳战术

很多考生在高考时习惯搞疲劳战术,这样使考生精疲力竭,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而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时间又重视学习效率,这样考生就有一种生物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就有利于增强信心。

3高考目标要适当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


自己的高考目标。考生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产生考试焦虑,影响高考考试发挥。考生把中考目标定的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

4、不要攀比

所谓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就是成功。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意味着高考功,攀比只能挫折自己的信心,挫伤自己高考的积极性。

5、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6、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的信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只有实力强大了高考才会有信心。因此,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知识的网络体系,查漏补缺,确实把自己的学习实力增强一步,提高一步,这样来讲就有利于考生信心的增强。

高考前的心理如何疏导3

正确对待考试失败:考试失败每一个考生都会经历的,而我们要认清的是从失败中寻找错误原因,为什么失败?再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而不是被一次失败就打垮,从此郁郁寡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会因为失败更努力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信。

适当的发泄:当人不能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可通过语言或适当的行为进行宣泄,以求得内心的平衡。比如找一个僻静地地方痛哭一场或者大声叫喊,也可以找信任的亲人和朋友倾诉。

扬长避短: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因为自己某一部分不太好,而全盘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所有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肯定自己的能力。

多与外界交往: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自己受到压抑的情绪,从中得到鼓励和安慰,使心情保持愉悦;有问题找他们一起解决,不要闷在心里;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fc87a4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