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古别离·晴烟漠漠柳毵毵翻译赏析

2022-04-19 16: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古别离·晴烟漠漠柳毵毵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毵毵,漠漠,古诗,赏析,别离

古诗古别离·晴烟漠漠柳毵毵翻译赏析

《古别离·晴烟漠漠柳毵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前言】 《古离别》是晚唐诗人韦庄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作有同名诗词的作者还有:王适、孟云卿、孟郊、姚系、于濆、张彪、李益、李端、陆龟蒙、乾隆等。 【注释】 ①毵毵: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毵毵下垂/柳枝毵毵 ②不那:无奈 ③酣:正在兴头上。前两句说,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风和日丽,是一片美好的景象。此时就要分别了,但告别酒才刚喝一半,还没有喝够呢 ④玉鞭:马鞭。后两句说,在临别之时,送行者用马鞭指着行人将要云的江南;江南的春天来得更早,春色更加动人,所以,也就更容易触动彼此的离情愁 【翻译】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赏析】 用美丽的景色与欢快的感情互相衬托,互

1


相点染,这是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韦庄这首诗却不同,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解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压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刻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三句用“更”字一转,用一“指”字,写出临别时的杨鞭指点动作,使这幅图画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断肠春色在江南”七字,作进一层的抒写,将要云的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写到这里,诗意也就自然突现出来了。 全诗色调鲜明,音节和谐,语言流畅华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晚唐写景伤别的作品中是较好的一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39937b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