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一)

2022-04-01 11:4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一)》,欢迎阅读!
规范化,财务管理,推动,农村

论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摘要: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

关键词:财务管理;规范化;财务公开;保值增值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1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财务制度执行不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离,会计出纳不能一肩挑但有的村干部却置国家法律、村规民约于不顾,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了账。包办代管,一人说了算,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另外,白条抵库、坐支现金现象屡见不鲜。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稳定。 1.2集体资金管理混乱

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有的村集体收入很少,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但村干部在花钱时,从不考虑这项支出是否必要,有钱就花,没钱再想办法。有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条件虽然好些,但村干部只顾自己享受,用公款购置小汽车,给自己配备手机、安装家用电话;有的用公款吃喝玩乐,年招待费达几万元,甚至达到十几万元;有的以外出学习考察、调产增收为由,到处游山玩水,村民意见很大。 1.3物资管理手续不全

定期财务公开虽然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在有些村,由于公开的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群众犹如雾里看花,无法准确了解村集体资产的用途、去向,致使有的村部分财产虽然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存在账有实无,账实严重不符的现象。还有个别村干部由于对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最终达到个人营利、占有的目的。 1.4财会人员队伍不稳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出纳、会计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老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致使财会人员队伍混乱,影响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积极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2.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


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要在两个新制度的基础上,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帐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同时,严格执行村级重大开支由村民商定的原则,使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2.2规范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搞好资本营运,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会计核算,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规范管理。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要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批准,事后要将土地补偿费的实际开支、管理情况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对征地补偿费收支原始凭证应单独装订成册,并定期向群众公布管理、使用情况。其次,加强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在向群众收取时,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2.3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58173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