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延安,我把你追寻

2023-01-18 20:3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 延安,我把你追寻》,欢迎阅读!
延安,追寻

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独立阅读能了解诗文大意,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感受人们对延安的怀念和对延安精神内涵的发扬。 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朗读。 2、体会延安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延安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谈话导入。

1、师生通过搜集资料,互动简介背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作者是祁念曾。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明确目标: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把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3、延安,我把你追寻。是要追寻延安吗?(不是,是要追寻延安精神。)从哪里读出来的,再次默读课文,借助资料,勾画相关的句子。 三、细读品味,探究学习。 (一)一二节。

1、学生汇报重点词句。

2抓住重点的词语(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教师指导提升学生的理解。 延河叮咚的流水代表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枣园代表着紧跟党中央的号召。 南泥湾代表着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代表着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美好的明天。 2、比喻写追寻延安精神的必要性;列举典型事物描写延安。 3、指导朗读,注意排比句势。 (二)三四节。

1、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要追寻延安精神?(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并作批注。 2、指名分读三四节。 3、出示句子:“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思考并分组讨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教师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5、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理解“破旧的茅屋”和“老牛破车”的所指。(破旧的茅屋和老牛破车代表着落后的生活条件。


温热的土炕代表着亲密的军民关系。

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

6、说说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写,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延安精神。 7、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三)五六节。

1、自由读,思考:还从哪里知道,作者要我们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2、再读,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勾画出相关句子,并理解“灵魂”和“展翅飞翔”指什么?

3、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它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什么?(信念、温暖、光明) 4、教师小结:本诗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正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5、指导深情朗读,体会感情,深化理解。 四、延伸探究,拓展升华。

1、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2、搜集相关图片、文字素材,抄写、剪贴为手抄报。举办一期“延安,我把你追寻”专题展览。

板书设计:

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信念

追寻 温暖 ——延安精神

光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69cca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