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3-04-11 08:41: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教学改革,财务会计,中级,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作者:张林森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9



摘要:为了更好的开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实际,在分析本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学理念、变更教学方法、修改教学计划、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池州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以学生之前学过的会计学原理为基础,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之上进行内容的延伸和深入,同时还是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坚实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自己在高校工作三年,已经教授过三个年级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经历,综合财务管理专升本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独立思考,谈谈自己对这本课程的一些想法。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特征分析

(一)学习内容多

我选定的教材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版),该书讲述的内容是一般的经济业务,涵盖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要素进行核算,进而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本书的最后一章还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所以,该课程的内容丰富,教材的篇幅也很大,甚至有些学生光见到教材就望而生畏了。

(二)学习难度大

中级财务会计以复杂的工业企业为背景,系统讲解工业企业的供应、生产以及销售过程的会计处理,着重论述每个过程的资金运动,阐述与之相关的经济业务。从以往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难度很大,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以及所得税会计、会计调整、更是难以把握。

(三)实践操作性强

中级财务会计以财务会计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学以致用,是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从事会计工作之后,普遍反映与他们日后的实际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还是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一些上手比较快的学生都反映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校期间中级财务会计学的比较扎实,另外一部分学生也在把实际工作与书本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反映学习效果更好,既做好了实际工作,又加深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理解,这说明这门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未来从事财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四)变化快

2014 年,财政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准则第2号》、《准则第9 号》、《准则第30 号》、《准则第33 号》和《准则第37 号》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准则39 号》、《准则第40 号》和《准则第41 号》等三项具体准则。这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笔者教授的学生是财务管理专升本的学生,有的学生在专科时


期学习了这门课程,当时学习的时候财政部还未对准则提出修订,于是还要打破他们的固有思维,让他们接受新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有什么用,把它学好之后对于未来的实际工作有什么作用和帮助。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就书本论书本,让理论教学脱离实际,而应在上课时突出中级财务会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理念,让学生明白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每个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负产生影响,至于哪种方法有何种影响,到底如何去判断,要清楚明白的告知到每位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去学为何要去学好中级财务会计。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发的认真学习,另外,学习方法也很重要,有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就能应对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

(二)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容易养成学生学习的惰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完知识点之后能够转换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自动的去学习知识,比如我校提出的课内实践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的最好时机,在课内实践环节,可以分小组讨论某一个重要问题,也可以进行案例分析,还可以集中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是答疑解惑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修改现行的教学计划,增大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以我校20132015财务管理专升本的培养方案为例,《中级财务会计》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一周为6 学时,总的教学计划108学时,这是考虑到专升本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因为专升本学生经历过三年专科的学习,掌握了一些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前的教学计划都是理论授课,108 个学时全部用于理论教学,由于《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加之我校属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以致用,就必须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经过我院会计教研室的一致同意和学生的反映和要求,会计教研室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相应缩减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了课内实践教学的学时,在原来的108总学时中专门拿出18个用于课内实践,课内实践占到了总学时的17%左右,这样的调整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认可了这一变动,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期末成绩的评定方法

以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题目主要是会计业务的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贷会计分录,比较偏重于会计基本理论的考核,学生往往考前临时抱佛脚,考试就及格了,但考试结束之后很快忘得一干二净;建议以后《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适当引入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我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是三七开,即平时分占30%,卷面分占70%,这样的比例虽然很多课程都在采用,但是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这


门课程而言有一定的弊端,这会让学生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而疏于平时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平时不用好好学,考试突击就可以了;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好《中级财务会计》这一核心主干课程,我院对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变更,由原来的三七开,变为现在的五五开,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学生在平时也会认真学习,从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薛静.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11(11)158-160.

[2]傅金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35)8-9

[3]李惠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导报,2012(16)239-240

[4]兰风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4)145-146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商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69df01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