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2022-04-20 04:2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民俗学,培养方案,硕士生,专业

学科门类:法学(代码03 一级学科:社会学(代码0303 二级学科:民俗学(代码030304

民俗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民俗学是十八世纪的新兴学科,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进展,学术界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在重构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单的公布更促进了学术界对这一学科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元一体的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56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成为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科的重要资源。目前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在全国展开,要求这一学科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实用性的人材。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2000年我校获得了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了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与其他院校相比较而言,本专业更着重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包括对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的研究,并上溯到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民俗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本学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素质的人材,以高素质和高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专业学习要求:全面掌握民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田野调查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本学科基本知识的能力进行独立研究。

就业目标:1、文化宣传部门、行政部门的国家公务员;2、大专院校教学人员;3为旅游产业和旅游部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三、授予学位:法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1. 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2. 少数民族的口承文化 3. 民俗学理论的研究 4. 民俗史的研究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专业课与多学科交叉比较研究相结合;授课与自学研讨相结合;文献查阅与田野考察相结合,撰写论文与调查报告相结合;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七、论文撰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36


学科门类:法学(代码03 一级学科:社会学(代码0303 二级学科:民俗学(代码030304

八、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外国语 民俗文化学 民间文艺学 民俗古籍概览



54 144 54 54 54 54 54 54 54 72 72 72 36 36 36 36 36 36 36



3 4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开课时间

1学期 12学期 1学期 1学期 3学期 3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3学期 4学期 3学期 3学期 4学期 3学期

4学期



备注





学位核心课程 中国民俗史 文化人类学 神话学 民间文化专题 第二外国语 外语口语与听力 外语阅读与写作

数不限。 自由选修,的学分。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社会统计学 民间信仰研究 艺术人类学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妇女民俗史 宗教学原理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开题报告

实践调查

民俗学科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小型考察 2次,结合毕业论文较长时间的田野考察1次。

古代汉语

其它必修环节







补修课程

中国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须修读至少2门以上本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九、必读书目





作者 钟敬文 钟敬文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中国社科 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 1985 1996 1994 2001

01 《民俗学概论》 02 《民间文学论集》

03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 钟敬文 0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05 《民俗学原理》

高丙中 乌丙安

37


学科门类:法学(代码03 一级学科:社会学(代码0303 二级学科:民俗学(代码030304

06 《民俗学概论》 07 《中国民俗学史》 08 《中国民俗学发展史》 09 中国风俗通史》

10 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11 《民族学通论》 12 《人类学通论》

陶立 张紫晨 王文宝 宋兆麟 钟敬文 林耀华 庄孔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02 1993 1987 2001 2002 1991 2004 1998 1996 1990 1998 1984 1986 1987 1987 1987 1990 1998 1988 1998 2000 1990 2002 1997 1988

13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黄淑聘 14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 15 《中国原始社会史》 16 《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 17 艺术的起源》 18 《原始思维》 19 《野性思维》 20 《文化论》 21 《金枝》 22 《神话与诗》

23 《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 24 《中国灵魂信仰》 25 《刘魁立民俗学论》 26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27 《神话-原型批评》 28 《观音:神圣与世俗》

夏建中 宋兆麟

宋蜀华、白振声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格罗塞 列维·布留尔 列维斯特劳斯 马林诺夫斯基 弗雷泽 闻一多 马戎等 马昌仪 刘魁立 刘守华 叶舒宪

商务印书馆 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华东师大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华东师大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 学苑出版社 书目文献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9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多卷本 30 中国风俗志》

胡朴安

3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8e1b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