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

2022-04-12 02: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欢迎阅读!
林语堂,之美,古诗词,英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

作者:何婷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

【摘要】林语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翻译了数量不菲的中国文学经典,对于向西方传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角度论述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从古诗词的音韵、语言及结构三方面来探讨林语堂的翻译艺术

【关键词】翻译美学 林语堂 古诗词英译 一、 引言

中国古诗语言优美,意象繁多,富有节奏韵律,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翻译之难有目共睹。林语堂也指出翻译是一种艺术即创作(罗新璋,2009507)。其译诗所体现的音韵美、语言美及结构美体现了林语堂翻译即艺术的美学观。毛荣贵(2005)在《翻译美学》中对翻译美学做出如下界定:翻译美学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而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明确提出审美客体的属性和构成。他指出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可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类。形式系统是审美符号集,包括四个方面:语音层审美信息、文字层审美信息、词语层审美信息、句段中的审美信息;非形式系统指的是审美模糊集,包括情、志、意、像。由此可看出翻译审美客体(原文、译文)涵盖了音韵、语言、结构内容。 二、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体现的艺术

1.音韵美。诗歌中的韵是一个重要音美因素,特别是在汉语中,声韵和谐声、韵、的配合,是构成音美的必要条件(刘宓庆,2005)。而林语堂翻译的多数诗词都十分具有音韵美感,下面就林语堂英译苏东坡的《西江月·梅》进行分析。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诗文选》,P.104

林译: Bones of jade flesh of snow /May thy ethereal spirit stand unafraid / Though the dark mist and the swamp wind blow. / May the sea sprites attend thee /The paroquets and cockatoos befriend thee. /Thy white face doth powder spurn / Vermilion must yet from thy lips learn. /Flesh of snow bones of jade / Dream thy dreams peerless one. Not for this world thou art made. (《东坡诗文选》,P.1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9dbf39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