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2022-08-01 15:4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欢迎阅读!
兴趣,培养,写作,孩子,如何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家长如何使孩子从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呢?依笔者之见,应当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拨动他们爱好作文的心弦。 一、强化动机引起兴趣

俗话说:有钱难买乐意。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我们不是看到有的班级因缺了一节体育课,许多孩子围着老师请求补课的事吗?若是两节作文课不上,孩子却像卸下千斤重担,心里暗暗高兴,是绝不会主动要求老师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体育课,不乐意写作文,觉得作文是苦差事。这种心理状态不改变,作文怎能写好?

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然而能力靠多练、多练靠自觉、自觉靠喜爱。要使孩子喜欢作文,家长就必须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往往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家长应联系实际,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作文是学好各门功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比如做笔记、写发言稿、写书信、开会记录、考试解答问题等等,都离不开作文。把学习目的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就能叩开孩子的心扉,使之成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引起作文的兴趣。 二、开源拓流诱发兴趣

要让孩子喜欢作文,就得引导学会孩子作文,使他们感到作文不难。孩子觉得作文很难,主要的难在内容上,也就是缺少写作材料。怎么办?一是多观察;二是多读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引导孩子作文应该开源拓流,也就是注重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

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留心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在观察中,培养孩子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眼看、耳听、脑想手记的习惯,在认识中学认识,在理解中学理解。为此,在观察生活中,引导孩子边看边想,多问几个怎么样为什么,既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又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彼此的联系,认清人和事物之间关系,逐步提高观察、思考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读书。比如办好图书室、图书角;帮助孩子选订一份好的报刊;多留些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读书、看报。无论是观察生活,还是阅读,都要让用个孩子小本本,把所搜集的材料记下来,把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记,就是积累、就是储存。在引导孩子积累材料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对于那些好文章,就要指导孩子阅读,使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在头脑中积累材料、积累知识,在多读中求理解、在多读中学表达。眼睛看、心里想,口中念,从读书中积蓄词语,揣摩写作方法,开拓思路。正如古人所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说,孩子一边读,一边品尝、玩味,就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从而产生喜爱好文章的情趣,写作的积极性就激发起来了。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此,家长应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内外活动巧妙地把作文训练寓于绕有兴味的活动之中,激发、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


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写多练,在表达中学表达。问题是不要逼着孩子练,而是指导孩子练,要让孩子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爱, 鼓励孩子各写所爱,自由练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并把写日记作为正常练习的重点。总之,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爱动笔、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指导增强兴趣

纵观目前孩子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孩子把作文写具体呢?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指导孩子自己观察生活的原则。 要孩子写自己的生活,必须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猎取作文材料,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文,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而且也是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记事,必须认识所要记述的事物;写人,必须熟悉所要表现的人物;写活动,必须了解活动的场面与过程;写景,必须亲眼观察过所描写的景物。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写作文时就感到头脑空空,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呢?原因是没有认真观察生活,缺乏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然,也就没有认识,因而也就无所表达。可见,孩子的表达,是以他们的认识为基础的。孩子的作文,就是写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观察生活,对孩子来说,是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家长辅导孩子作文时,要引导孩子去看看、去听听、去问问、去想想。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画面,就会有声有色地进入他们的意识。认识,可以从这儿增长;智慧,可以从这儿启迪;材料,可以从这儿吸取。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正确地表现事物,所以,家长指导孩子作文,万万不可忽视指导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

二是指导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的原则。

孩子的作文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语言,学会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家长的作文指导,必须坚持要孩子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所要表达的事物。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语言在他们全部的心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描摹事物,还是说明道理,都是和孩子的思维紧紧联在一起的。因此,只有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受到语言的训练,思维的发展。 三是指导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原则。 家长的作文指导,必须引导孩子作文时写真话、表真情。从语言与情感的关系看,语言是抽象的,但是语言一旦连缀成文,用于表情达意,它便有了血肉,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这些生命的文字,如果是自己孩子写的,那么就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趣。文贵有真情。因此,家长在指导作文孩子过程中,引导孩子去体验生活中的光明面,去写美的人物、事物、景物,就能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追求和向往。

四是训练孩子自己修改作文的原则。

家长要有计划地训练孩子自己修改作文,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样做,不仅提高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孩


子的作文兴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家长像春雨润物那样对循循孩子善诱,耐心指导,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作文、爱写作文、学会作文,作文也一定会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0884bafd0a79563c1e72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