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能舒心

2022-08-14 12: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能舒心》,欢迎阅读!
舒心



追求人生的自在安然——浅谈能舒心

小时候我经常思考人生,那时候我喜欢眺望波涛翻滚的黄河,瞭望那天水相间处,我那时候以为我们所生存的空间是一个有边际的平面,为此我还追着那条线跑,迷失在了黄河滩。大一点我不再奔跑于天地之间,时间告诉我,这个世界没有尽头,我曾经以为触手可及的天空竟然全是浮云。更多的时候我认为生命更像一颗沙粒,我是如此卑微,如此平凡。但是自在安然地活在天地间是我永不停息的追求。怎样做到自在安心,金采天马公司企业文化“四心”中的能舒心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能舒心:能予源慈。能舍缘悲。舍予合舒。自在安心。 首先“舒”是由一个“舍”和一个“予”组成。《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予”字形为“矛”“丿”“丿”读音为“义为“至”“予”“丿”联合起来表示“到达”“歇止”。故“矛”本义为“静止竖立的梭镖”。与此相对,“予”本义为“击刺中的梭镖” “予”的引申义“持矛击刺的人”与“我”字的字形字义也密切相关:“我”字从隶定字形来看,是从手从戈,为“以手持戈”的意思。“舍”字是一个“合”中间一个“十”字,“合”是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表示天地人的相应,做任何事情都符合于道并形成可操作的平台,“十”是指十方,所以“舍”是指合于天道的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所以说“予”和“舍”是一种智慧,一种准则。是圣人的智慧,是符合于道的智慧,是圣人的准则,是符合于道的准则。综合起来理解舒则是按照这种智慧去做自然就能舒。

其次能予源慈,能舍缘悲是指这种智慧和准则的源泉就是慈悲。慈是指予人快乐,悲是指拔人痛苦。予人快乐,是指长生欢喜心,并将欢喜之心传递给别人。拔人痛苦是要解人之痛苦,帮其解决问题。慈悲又分三个等级,我把他们分为小慈小悲、中慈中悲和大慈大悲。小慈小悲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基本上在做的,就是对于和我认识的人或者身边熟悉的人的我们会很自然的把我们的欢喜心带给他们,为他们做所能做的事情,小慈小悲是以我为中心的;中慈中悲是指无我的境界,予人快乐、拔人痛苦时不会去考虑和小我有没有关系;大慈大悲是指没有你我的差别,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符合于道为准则,众生平等地去对待时间的万物,而且有足够的空间和智慧去做。

不管是小慈小悲还是大慈大悲都有我们有去慈悲的能力,能够能予能舍。也就是说能舒心中的“能”字是重点。下面浅谈一下我对能予和能舍的理解。曾经我很想有钱,因为我以为只要我有钱了就可以帮助很多的人。每当我看到沿街乞讨和卖唱的那些人,我总会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些零钱。有一次在济南的黑虎泉边,我看到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在街上乞讨,老奶奶双鬓花白,颧骨微凸,沟沟壑壑的皱纹被寒风吹出了两种颜色。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外婆,我走上前去想给老人家一些钱,可惜囊中羞涩,我才发现自己连买晚饭的钱都没有了;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重庆,作为班委的我组织大家捐款,当时我捐出了全部生活费的三分之一20块钱,被同学嘲笑„„所以我那个时候下决心我一定要有很多钱,能够让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参加工作以后从发现有些问题不是钱的问题,钱很多时候都是那么的苍白。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独臂乞丐前来乞讨,母亲指着房前一堆砖说:“如果你把这些砖块搬运到屋后那片空地上,你就可以得到一英磅的报酬。那位乞丐生气的说:你没看到我只有一只手吗?母亲不言语,弯腰拾起一块砖,然后对乞丐说:看我不也是在用一只手捡砖吗?乞丐无奈,只好用仅存的一只手把那堆砖从屋前移到了屋后,然后他得到一英磅的报酬。隔天,又一位乞丐来乞讨,同样的方法,母亲让乞丐把那堆砖从屋后又移到了屋前。我不解的问母亲:既然让乞丐把砖从屋前移到了屋后,为什么又让第二位将其从屋后移到屋前?你这样做,不是等于没有搬运那些砖吗?母亲笑咪咪的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还小,不懂这些道理,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母亲的用意了。十年后的一天,一位西装革履、气宇不凡的中年男士来到门前打探母亲,此时的母亲已是垂暮之年了,男士指着自己另一支空荡荡的袖管对母亲说:尊敬的夫人,你还记得我吗?我






是二十年前向你乞讨过的独臂乞丐,是你教会了我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争取自己所能创造和得到的,我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想送您一套别墅,作为您当年教育我的薪金,您愿意吗夫人?母亲微笑着说:谢谢你!至少我还有一双手,你就把它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看了这篇短文,心中感慨颇多,为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为这位母亲难得的可贵情操。也为自己前期认为有钱就可以真正帮助人的想法感到幼稚。人来熙往的街市中,随时都能看到伸手乞讨的人。如果我们对待所有的人都是一味地用物质满足他们,时间久了会养成更多懒惰的人加入乞讨的行列。如果我们能够给予他们智慧和换取工作的能力,或许会改变他们的命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人云: 予人鱼,不如教人渔。你今天给他一条鱼吃,不如把捕鱼的本领传授与他。这样,明日乃至明日的明日,他就永远不会为没鱼吃而发愁了。像那位母亲,如果当年只是满怀同情和怜悯之心给了乞丐一英磅,也许那位乞丐永远只是一个乞丐。

所以不是我们只有一颗慈悲的心就够了,最主要的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空间。其实能予是我们把快乐予人分享。如果自己都没有智慧让自己时刻保持快乐,怎么会有快乐去给予别人呢。能舍则是要我们自己先舍,先拔自己的苦,才能谈得上去拔别人的苦。要我们舍出什么?除了身外之物的舍以外,更需要我们去舍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其实,在现实中我们的行为造作恰恰就说明我们不但不愿意舍,而且还要死死抱着,不肯放手,面对利益可以做到先人后己吗?在我们眼里有多少事物、物质是如梦幻泡影的?

而这一切最核心的都在于我们的用心。就像江本胜所著的《水知道答案》,小小的水分子是我们内心最直观的显现。人们的一个意念就能够改变水分子结构,因为用心的不同,构成的磁场也会不同,体现在自我的提升上和工作成果上也会不同。

最后舍予合舒,自在安心。我们在天地之间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那刻起就开始寻找人生的种种,期间我们会潮起潮落,花开花败,我理解的人生不应该有高潮低谷的分别,一般性的我们有食裹腹,有衣覆体,有屋挡风避雨足矣。所以物质只要能满足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够了,高于物质的上层建筑才是我们能予能舍的资本,自在安心的源泉。没有过多过杂的妄念,以圣人的智慧,符合于道的准则去做大慈大悲的事情,自然就能做到安然自得。不是满头大汗,四处碰壁地处于天地间,而犹如行云流水,风轻云淡,像一个温柔地发光体,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温暖着天地间,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阳晴雨阴,我们都波澜不惊,不悲、不怒、不哀,和合于天地之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18662baaea998fcc220e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