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3-03-25 06:21: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欢迎阅读!
育人,构建,基于,实践,体系

基于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谢泽涛 康宇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4

要: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今天,为高校育人教育革新带来契机,赋予高校育人教育系新的育人使命。朋辈教育以其共情、温暖、真诚的教育优势,带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形成共鸣,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度。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朋辈教育的特性,提出朋辈教育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朋辈教育; 高校; 育人体系; 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16-001

朋辈教育的本质是指高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将具有共同语言、相同爱好、年龄相仿的毕业生、校友成员,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在校学生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相互吐露心声,相互影响、促进,实现共同发展模式。从当前高校朋辈教育实施以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度。因此,研究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十分重要,是高校學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教学革新的需要。 一、朋辈教育的特性 (一)隐蔽性

相比较传统课堂教育形式,浅显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教育、管理学生,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自由、平等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朋辈教育是一种隐蔽教育形式,通过安排在校学生与同辈人之间的交流,为他们交流提供平台,述说当前存在的困扰,通过交流解决问题,这也是朋辈教育根本特性。 (二)广泛性

朋辈教育具有广泛性教育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在高校教育中,相比较学生群体人数,教师群体人数少,而且教师需要承担教育工作任务,忙于课程设计、准备工作中,这使教师与学生日常交流时间少。而借助朋辈教育形式,根据学生日常接触的班级学生、同年好友以及毕业学生,将这些学生转化成为教育者,在与学生交流中,传递相关的知识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烦闷。朋辈教育可以在任何地点、时间中进行,诸如食堂、寝室、操场场地,随时随地开展沟通教育模式。


(三)主动性

朋辈教育的开展重视学生为知识获取的主体性,其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生成的教育成果,有别于传统教育形式,重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以往教育中,大都教师传递教育容,但教师与学生年龄不想仿,不能够知晓学生兴趣爱好、行为表现,而采取朋辈教育式,通过同龄人交流,增强隐性教育效度,学生容易接受这种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知识接受积极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辈人进行交流,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 二、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一)加强顶层朋辈教育设计

朋辈教育思想理念推进高校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顶层朋辈教育设计模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首先,发挥辅导员工作效度,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朋辈教育中。其次,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对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方针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理论知识教育最后,加强学生反思教育,在朋辈教育推进到学生群体中,辅导员可以引领学生发表朋辈教育实践体验感悟,设置奖项,增强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通过参与到其中更好地体会朋辈教育效度。

(二)实行类别化的朋辈教育机制

高校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原则,推进人才培育战略方案的构建。即学生处于一年级、二年级教育时期,重视学生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重视学生启发教育手段的运用,促进学生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在学生处于三、四年级的时期,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地运用学徒制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实训中,检验自身学习成效等。基于此,在高校育人教育体系中,应根据这一人才培育效度,推进朋辈教育运用到各个教育层次中,实行类别化的朋辈教育机制,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获取知识需要,凸显高校育人教育的针对性。以朋辈教育为导向,在构建高校育人体系中,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朋辈教育活动,通过朋辈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彰显高校育人效度。 (三)构建朋辈教育活动体系

学生在朋辈教育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融入朋辈教育中,使学生在此教育中收获成长、能力。因此,在构建高校育人体系中,应通过构建朋辈教育活动体系,加强朋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以朋辈教育为载体,培育优秀干部,发挥干部引领效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朋辈教育活动中,开设朋辈教育,选取优秀学生,加强学生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优秀学生引领效度,融入到学生


群体中,与学生进行朋辈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开设朋辈教育,发挥干部职能,选取储备人员,不断的拓展朋辈教育人员。其次,构建朋辈教育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下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提供可能性。诸如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网络交流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的认知自我,以此促进学生发展。与此同时,在线下实践中,通过集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效度,相互分享参与感悟。 综上所述,朋辈教育思想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注入新的动力,推进高校育人体系的构建,彰显高校教育育人效度。因此,在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中,以朋辈教育为导向,推进朋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施,教育、管理学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凡.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J]新西部,201832):130+129 [2]闫晋虹.基于微信平台构建高校朋辈型网络思政教育模式[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85-87

[3]朱莉莉,耿家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活区朋辈育人模式探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174006):51-5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5b327f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