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几点认识

2022-12-26 06: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几点认识》,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对外,认识,关系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几点认识

1 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最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第三,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第一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其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尤其是海上运输发达。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最活跃。第二,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如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第三,清初以后,由于政府采取闭关政策,对外联系基本中断。

2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原因:①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②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③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表现:①政治军事外交往来;②经济贸易往来;③科技文化交流。 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3 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来实现的;四是通过战争。

4 一定时期的对外政策与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关系 一定时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当时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础,而国际环境的好坏是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条件。一般地说,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际环境良好,往往就会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而相反,往往会采取消极的、保守性的外交政策。如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对外交往比较发达的主要是在统一的封建王朝时期。在明清以前,中国在世界史上居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周边环境良好,因而各封建王朝都推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繁盛;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并遭到外来侵略,明清逐渐采取了封闭性的外交政策,几次实行海禁,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当今世界,虽然国家利益、地区冲突不断,但和平发展是主要的国际形势,各国都积极推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以促进本国的发展。

5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成为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使者,这与西欧国家以对外扩张为目的开辟新航路活动形成鲜明对照。





1


中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1 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第一,政治方面,在封建社会,开疆拓土或守卫疆土是封建统治者施政的重要思想。在对待边疆开发问题上,首先是渗透自己的政治控制。具体地说,通过沟通联络、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平定叛乱、行政区划等手法,加强管理。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开发和管理的疏密关系与中央政府的政治实力成正比。在统一形势下,中央政权对边疆的政治渗透强、管理紧,特别是经过元、明、清三代大统一,边疆地区纷纷纳入到行政版图,为今天的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历史基础。

第二,经济方面,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西部地区。虽然长期存在民间的贸易,但是始终是中原地区向西部地区输出技术为主,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如西汉时西域各族从汉朝得到了丝织品和铁器,还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蜀国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唐朝汉族工匠把手工技术传到南诏,丝织业发展起来。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科技方面书籍,后来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封建时期,对西部的经济开发,同时还伴随大量人口的迁移,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传入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另外,在民族交往中,汉文化是吸引并同化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要引力。如唐朝的两次和亲,西夏文字创立等。

总之,中国古代对西部的开发是从政治管理、经济促进、文化影响等方面立体推进的。但是由于封建政权变更频繁、战乱连年以及封建经济的限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开发。开发的环境也受地理环境、交通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2 新中国对西部的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对西部的开发是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付诸实施的。

在政治方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5年后,根据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原则,在新疆、广西、西藏先后建立了自治区。

经济方面,从财力、物力、人力上予以支持,推动民族工业的建设。在“一五”期间修筑了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康藏公路和宝成铁路,加强了与西部的交通联系。1956年又建成了国内最长的兰新铁路。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发展,在云南、新疆等省边境,设立开放城市,并鼓励国内把东部技术引到西部地区。应当说,对西部的开发是适应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一次大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84be05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