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

2024-03-31 21:5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城四大名医》,欢迎阅读!
京城,名医,四大

京城四大名医

作者:杨必安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第11

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及施今墨是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初期享誉全国的中医学大家,有著京城四大名医之称。 萧龙友

霍乱疫区挺身而出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省会成都每天死亡8000人,街头一片凄凉,棺木都脱销了。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医治。

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挺身而出,年仅22岁的他,约同当地医生陈蕴生用中草药沿街巡治,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人称万家生佛。经此一事,萧龙友声名鹊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龙友历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院士),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职。1960年,萧龙友病逝,享年90岁。 孔伯华 擅用石膏和鲜药

孔伯华的祖父是山东曲阜的名医,孔氏深受其影响。他幼年时攻读经书,并随父宦游各地,后立志学医。

孔伯华平时喜用并擅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称。有时用量达数斤,虽用量惊人,却常有起死回生之妙。他还擅用鲜药,如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鲜藕、鲜荷叶等,取其芳香清轻,清灵通窍,除秽透达。孔伯华用药特点,可总结为虎啸龙腾。他遣方用药必先辩证精详,对症用药,并无门派的偏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伯华因医术高超,被誉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更因高风亮节,备受各界人士尊重。1955年孔伯华逝世,周恩来总理亲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并亲临他的寓所吊唁。 汪逢春

提携晚辈不图虚名


汪逢春壮年来京,悬壶京都50年,名噪古都,毕生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汪逢春擅治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亦有建树。

汪逢春的遣方用药很有特点,可将其用药风格概括为繁花似锦。他对药物的炮制、产地、相须、相使、相关、相畏等十分讲究,在药物的选择搭配、服用方法上也很有研究。临床选方配药灵活多变,其处方精致优雅,常会给人一种繁花似锦、心旷神怡的感觉。

汪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虽已考取执照,有的仍不许其挂牌开业,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并嘱咐其小心从事,遇有疑难多向别人请教,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施今墨 把验方献给国家

施今墨在13岁时即师从自己的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扬言要取消中医。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施今墨奔走南北,团结同业,成立中医工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以挽救危局。加之当时全国舆论压力,国民政府只得收回成命,批准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

19544月,周恩来总理接见他时,他提出建议:成立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学院,开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提高中医的地位。

在一次中医中药展览会上,施今墨献出了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硬化、肝脾肿大、气管炎等十大验方。

以后十大验方中的高血压速降丸”“神经衰弱丸”“感冒丹”“气管炎丸被制作成药,畅销海内外。后来,施今墨又献出了数百个验方,均被国家收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85fd09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