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

2022-06-26 22:3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地球,看看,我们

《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 研讨本文结构,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 2 研讨本文的说明方法。

3 搜集有关地球及其能源的开发利用的资料,以便了解科学的飞速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学生对未来的探索。

教学重点 研讨本文结构,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 教学难点 研讨本文结构,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

教学课类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提示简评法 主要教具 电脑、电视 学法指导 阅读讨论法

板书设计 气圈看看 水圈我们 石圈:位置的 性质地 形成球 探索开发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1.补充、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 2.了解课文内容。 3.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

4.研讨本文结构,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 5.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6.理解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理。 教学内容 1 导入: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了解又有多少呢?

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就清仔细阅读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看看我们的地球》一文。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并思考:从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3.提示:地球有哪些部分组成?课文主要介绍的是哪部分?明确:地球有气圈、水圈、石圈组成。主要介绍了主体石圈。

4.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有关石圈的知识?

明确:课文从石圈的位置、性质、形成以及人类对石圈的探索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介绍了


有关石圈的知识。文章先由地球的气圈、水圈引出课文的说明对象——石圈,接着介绍石圈的位置、性质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们从古到今对石圈的最上层的开发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决石圈最上层可利用的各种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由解决的办法又引出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由此又引出要揭开有关地球起源之谜,最后,展望开发利用其他天体的美好前景。 5.思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又该怎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怎样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明确:作者认为要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资源日渐减少的问题有两种办法: 1)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合作者们共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

2)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 作者认为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的办法是: 1)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2)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和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等,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来进行比较研究,间接地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6.提问: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明确:

1)举例子:“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放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利用,例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等。”运用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最近几十年来,从石圈中不断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 2)列数字:“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通过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增高。

3作比较:“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不过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却有着12000多公里呢!”通过列数字、作比较说明当时我们对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

7.总结:

8.交流现代人们对地球的开发资料。 教师活动 1.说导语

21)听读评读(2)评价答案的优劣。 3.提示思考角度

41)提出思考的问题(2)归纳总结 5.提问,巡视。 学生活动


1.介绍知道的地球知识。

21)个别分段读课文,并思考问题。2)回答问题 3.思考回答 4.阅读讨论概括回答 5.阅读课文筛选答案

6.理解阅读,讨论回答。圈点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8965c4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