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时练(含答案)

2022-11-27 23: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时练(含答案)》,欢迎阅读!
盛唐,课时,下册,人教,气象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 盛唐气象 课时练(含答案)

7、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江南河

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唐朝时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 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2、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B. 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C. 唐朝时期,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D. 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4、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5、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6、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赤尊东赞 D.骨力斐罗

1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 9、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A.开放、兼容并包 B.封闭、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0、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B.武则天----任用杜如晦为相 C.李春----设计赵州桥

D.欧阳询----借谈笔法劝谏唐穆宗

11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 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22016212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来,激发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潮.某选手抽到2号题目:从下列汉字中重组成一句唐诗名句,指出它的作者是



A.杜甫 B.白居易

C.刘禹锡

D.李白

13、文成公主入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

B.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奠定了汉藏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14、唐都长安中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宫殿是( A. 故宫 B. 乾清宫 C. 大明宫含元殿 D. 太极殿

15、“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






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 )

A.唐朝人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行路难》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材料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1)材料一、二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分别被誉为什么?

2)材料三诗句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何特色?

1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写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就。

探究四感悟篇

B.汉朝人 C.秦朝人

D.隋朝人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641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一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2)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3)材料三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什么事件?“舅宿亲”是什么意思?

(4)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两位唐朝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 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8a61f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