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

2023-01-11 02: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欢迎阅读!
池上,二首,文说,古诗,下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池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执教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的一首古诗《池上》。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古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景,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儿的天真无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童心的可爱。诗句语言比较通俗,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适合小学生诵读。 2.教学目标

根据古诗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认识“撑”、“艇”等生字。

3.抓住“偷”、“不解”等字词品读诗中小孩儿的童真童趣。 3.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4.教学难点

以读促悟的基础上,理解“偷”、“不解”,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低年级强调以诵读为本,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诗境。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等。

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朗读古诗的 方法,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古诗的音韵美、境美、人情美。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想象的学习方法。在诗境中学习生字,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感受汉字的音形义结合之美。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以旧引新

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初步具备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引入新课,又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入新课,贵在“激”,重在“引”。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与诗的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诗的境界,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上课开始我便呈现出夏季江南荷塘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脑海中有了直观印象,然后利用已学古诗《小池》和《江南》引入课题,以旧带新,丰富积累的同时也巧妙的创设了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为理解池上做好准备。另外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不太了解“采莲”这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我在情景交融的图画中直接介绍了“采莲”的含义,为古诗中理解“偷采白莲回”降低了难度。

2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目标。在这节课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af9697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