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随笔感言

2022-04-08 11:35: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毕业随笔感言》,欢迎阅读!
感言,随笔,毕业,小学

小学毕业随笔感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表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请、清、情、晴〞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稳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登罐雀楼》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望庐山瀑布》、《春晓》等多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剧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c33593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