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2022-08-24 00: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欢迎阅读!
教学,春联,反思,过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

《春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春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春联》教学反思

每学期一次的校内公开课教研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我选择了一篇学问性很强的说明文《春联》,想从中学习和磨练一下自己教学比较枯燥的说明文的能力。教后通过自己的反思,同行的探讨,对这课及语文教学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春联》课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因此教学这篇文章应重点引导学生去赏读春联,感受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了解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以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声律特点。这节课中,他们要学的不单单是简洁的认识春联,而是初步了解春联的种类、特点,培育他们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领会了文章内容的主旨后,我设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



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了解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懂得生活中到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激发学生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认为本课在教学中重难点是: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懂得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把握三个方面: 一、充分预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应当围绕他们而开展.依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课前我要求他们充分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一些春联。由于课前学生做了充分的预备,所以学生们整堂课协作较为紧密,教学进度得以顺利推动。 二、重视学法指导,敬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逐

1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步培育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导入课文后,我就放手让学

尽管四年级生字词教学已经不是重点,但是整节课生字的解决只用了不到

生们自由地朗读全文,让他们自主地学习课文,在分析春联内容的时候,5分钟,还是显得仓促了些。 我选择一条春联重点品读,着重分析,另外的几条则由学生依据自学建议自己学习,再以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沟通.实践说明,学生能很好地自主学习,他们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胜利的喜悦!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尽管本篇课文是一篇学问性很强的文章,但在教学时仍要围绕课本而进行,领会文中语言文字的无穷神秘,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受,从传统节日入手,归纳传统节日的民俗,导入春联的学习;用《解缙巧对曹尚书》的小故事,激发学生补齐春联的热情,从而理解对仗的含义;"声律美"理解起来也有困难,那么就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主,以读促析,以读促悟。

课后,我感到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的缺乏和遗憾之处, 一、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容量过多:

由于课前我担忧不能够完好的展示课文内容,所以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上有些贪大求全,容量一大,许多环节就要压缩时间,比方生字词的教学,

二、 教学中一些的疏漏:

上完课有的老师提出,我的幻灯片前几幅对联是从右到左的顺序,最终一幅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关于春联的上下联,应当从右往左读,还是从左到右读,始终以来都有争议。根据传统的,当然是从右到左,从如今的书写习惯来说,从左到右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关键在于,从右到左也好,从左到右也好,要改都改,不改就都不改,这点上我忽视了详情。另外,“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幅对联中,“竹〞指的是爆竹,新春到来之际,早祖先们用火烧真竹子发出爆裂声以去瘟辟邪,以求平安。后来人们把火药等物填充在竹筒内产生了“爆仗〞,之后渐渐进展成纸做的“爆竹〞。如今,燃放爆竹所发出的灿烂火花,震天响声早已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祈求平安的喜庆心情的象征。我备课时只知道是爆竹,但是没想到它还是与竹子有关的,有别于我们如今燃放的鞭炮,解释不够到位。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虽然有点遗憾,但是我收获许多,因为大家的指导和关心让我找到了自身的缺乏。我需要更多的学习,不断总结阅历,这

2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春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d59007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