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言文翻译 唐人诗

2022-09-12 06: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文言文翻译 唐人诗》,欢迎阅读!
文言文,唐人,翻译



有文言文翻译 唐人诗

篇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篇二:

《序洛诗》,乐天自序在洛之乐也。

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又有以知理安之世少,离乱之时多,亦明矣。

予不佞,喜文嗜诗,自幼及老,著诗数千首。以其多矣,故章句在人口,姓字落诗流。虽才不逮古人,然所作不啻数千首。以其多矣,作一数奇命薄之士亦有余矣。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官至三品,免罹饥寒,此一乐也。大和二年,诏授刑部侍郎。明年,病免归洛,旋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居二年,就领河南尹事。又三年,病免归履道里第,再授宾客分司。自三年春至八年夏,在洛凡五周岁,作诗四百






三十二首。除丧朋、哭子十数篇外,其他皆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馀,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岂牵强所能致耶?盖亦发中而形外耳。斯乐也,实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此而不适,何往而适哉?兹又以重吾乐也。

予尝云:“理世之音安以乐,闲居之诗泰以适。”茍非理世,安得闲居?故集洛诗,别为序引,不独记东都履道里有闲居泰适之叟,亦欲知皇唐大和岁有理世安乐之音。集而序之,以俟夫采诗者。甲寅岁七月十日云尔。

《序洛诗》,是白居易自叙在洛阳的快乐生活。

我遍览古今诗歌,自《诗经》《离骚》之后,苏武、李陵以来,李陵、苏武开始写五言诗,依次而及鲍照、谢朓等人,直到李白、杜甫等,这中间闻名的词人有好几百个,流传的诗章极多。看它们所写的缘由,大多因为受谗言被冤,被贬谪放逐,远行屯守边疆,受冻忍饥,生病年老,生死别离,内心产生了情感,通过诗文表现出来。因此愤忧怨伤之作,总计而言,在古今作品中占十之八九。世人所说的文人命运大多坎坷,诗人命运尤其不好,由此可见。因此又知道政治修明安定的时代少,战乱的时代多,这也很明白了。

我不才,喜好诗文,从小到老,写了几千首诗。因为诗文多,所以我的诗句被人吟诵,我的名字落入诗人之列,虽然我的才华赶不上古人,但是我所写的不止几千首,正因为诗文写得多,我做一个命运不好的读书人是绰绰有余了。现在我已经年过六十,所幸没有痛苦,






官至三品,免于遭受饥寒,这是一大快乐。大和二年,皇上下诏授予我刑部侍郎。第二年,因生病免去官职回到洛阳,不久被授予太子宾客的官职分管东都。过了两年,就任河南尹事。又过了三年,因生病免去官职回到履道里居所,第二次被授予太子宾客分管东都。从大和三年春到大和八年夏,我在洛阳总共五周年,写了四百三十二首诗。除去悲悼朋友、哭悼儿子等十几篇之外,其他都是在美酒中寄托情怀,或在琴瑟中采取情意。闲适之余,总是饮酒游乐。没有一字为表达痛苦之词,没有一声为表达忧虑之音,这难道是能勉强得来的吗?也是内心产生情感,通过诗文表现出来而已。这种乐趣,其实本源于明白本分自知满足,再以家庭富足生活闲适辅助,以饮酒赋诗歌咏修饰,以赏看山水风月装饰。这还不感到舒适,到哪里才会感到舒适呢?这又让我的快乐更进了一层。

我曾经说:“安定时代的文辞安闲快乐,闲居时候的诗歌安宁闲适。”假如不是安定的时代,怎么能过上闲居的生活?因此收集在洛阳所作的诗歌,另外为它做一篇序文。不只是记叙洛阳履道里有一个闲居安适的老头,也想要大家知道大唐大和年间有安定的时代安乐的文辞。汇聚成集,为它做序,以待那些采诗的人。甲寅年七月十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e5be1f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