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部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2023-02-13 12:4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财政部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建设思路》,欢迎阅读!
财政部门,核算,管理系统,思路,财务

浅谈财政部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财政部门在建设新的信息化系统,其中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是本次建设的重点,久其公司根据在全国多个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此类系统的建设思路,希望为更多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字:财政部门;集中核算;系统建设思路

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且要求各级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因此,建设以财政业务及其相关数据的集聚、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一体化财政,是财政管理模式实现三大转变的必然选择。 一是财政理念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需要通过打造面向预算单位、社会公众的财政服务平台,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提升公共财政服务水平;二是财政决策要从经验与科学并重型向以科学决策为主型转变,需要通过打造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仓库,实现数据收集与决策运用的统一,推动财政科学决策;三是财政管理要从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需要通过打造专业化、数字化、系统化的运行体系,实现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实现预算收支的动态执行、动态监控,促进财政动态管理。因此,财政一体化建设既源自于财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财政管理转型的必然选择。

财政部门为更好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及时规范财务记账标准,并监控各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展开了新一轮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其中由财政部门牵头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已成为本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全国部分省市财政部门已经开始进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久其公司作为全国各级财政部门的长期合作伙伴,在财政一体化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将根据实际项目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概要的介绍一下财政部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希望能够为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信息化建设圈子里,有句老话三分软件,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对于这种由财政部门牵头,覆盖各级各类单位(行政、事业、科研、高校、中小学等)的信息化系统,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各单位的会计核算规范不同,使用的软件不同,管理颗粒度不同,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强行推进集中核算软件的使用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在系统建设之前,需要先做好统一的数据规范,具体包括:会计科目体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资金类型、项目信息等,对于各个单位来说,还包括部门、人员、往来等信息。其中,会计科目体系是工作中的重点,应根据《行政单位会计轨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标准规范,结合新《预算法》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到预算、资金使用、日常核算管理及决算报表管理要求,建设全面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及辅助核算科目体系。并且,对于较大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建议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应做到按部门核算,加强预算管理力度。

久其公司根据多年来的财政一体化建设经验,已经总结出一套规范标准的多维会计科目体系,该体系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与决算体系完美结合,为推进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系统建设重点

作为财政统管的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系统,最重要的目标是加强财政部门对于各个单位核算情况的掌握,因此系统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政的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各级财政的财政管理水平。

1)实现四个统一。大力推行统一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模式、统一财务标准规范、统一财务监督管理四个统一管理,实现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一盘棋管理。


2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财务一体化建设,彻底解决过去存在的流程不通、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财务一体化应用和数据共享。 三、系统建设原则

1)开放性与先进性。基于开放式标准,遵循国际标准,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可以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实现系统间互连。

2)规范性与标准化。严格执行财政统一的业务体系和其他各类编码标准,遵守行业数据标准。

3)灵活性与可维护性。系统应易于扩展、升级和移植,具有灵活的、可进化的数据体系结构,允许任何数据被有序引入,并与原有的数据保持一致和集成。

4)可扩展性与可伸缩性。具有开放的、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允许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集成,新的功能模块可以被迅速增加或定制出来。具有平滑分布和升级、灵活的可伸缩能力,允许将不同的计算任务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去,而不妨碍其它部分的运行。

5)安全性与可靠性。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提供良好的数据安全可靠性策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可靠。通过良好的数据安全可靠性策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6)准确性与实时性。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供多种数据审查手段,数据的传输要及时、准确、可靠和安全。

7)易用性。系统设计面向最终用户,必须保证易操作、易理解、易控制,确保使用人员能够轻松的操作系统。 四、系统建设内容

按照目前全国财政部门实施集中核算系统的经验来看,此类系统的建设内容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模式是在财政部门成立财务数据中心,建立基于财政专网的集中核算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凭证管理、账簿查询、会计报表、薪资管理。其中系统的基础数据由财政统一维护,各单位只需要在财政部门所搭建的平台之上进行日常的会计操作即可。财政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通过系统了解各单位的凭证录入情况,并且所有的报表取数均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完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的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第二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财政专网尚未全面覆盖的地区。系统建设时除了做好财政端的集中核算系统之外,还需要使用单位版财务核算软件做补充,单位版核算中的参数从集中核算系统中直接获取,既做到了集中核算中的统一管理,也能够让没有网络条件的单位使用统一的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之后还需要做好单位版与网络版的衔接工作,保证及时将财务数据同步到财政端。

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往往是全面财政统一管理的一个良好开端,根据目前我们在全国部分财政部门实施的情况来看,集中核算系统作为财政综合管理平台的一部分,还需要与预算系统、集中支付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部门决算系统相结合,搭建预算——预算执行——核算——决算——绩效评价——财政监督业务一体化应用。根据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的业务流程,建设成一个能够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可靠安全的综合管理平台,从而实现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对内可以与财政核算衔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和预警,保证财政数据的严谨的同时为决算编制的简单化提供基础,实现财政数据的一致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aedf734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