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金管控能力、助推企业集团业务发展

2022-12-31 08:4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强化资金管控能力、助推企业集团业务发展》,欢迎阅读!
管控,助推,企业集团,强化,资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化资金管控能力、助推企业集团业务发展

作者:张成宏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7

摘要:企业资金管理要以现金流管理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抓手,通过资金集约化管理手段,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金池,提高企业集团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手段,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提高融资计划与资金使用计划的有效衔接,管控好融资规模;另外,资金管理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资金安全。 关键词:资金 管控 融资 风险

我们经常听到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然而,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整体资金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资金运营管理能力,强化资金管理手段和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提供持续资金保障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目前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账管理、货币资金流入流出管理,还包括票据管理、融资管理、担保管理、外汇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管控和运营能力,确保经营活动净流量年度目标如期实现 高度重视企业资金流管理,强化现金为王理念。各部门及企业要加强资金源头管理,强开源节流意识,要将资金回笼、资金占用、使用效益等指标纳入对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体系中,尤其是在目前实体经济活力不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严格明确资金回笼、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督促销售部门加大结算和债权清收力度,督促采购、物资管理等部门加大物资采购效率,降低两金对资金的占用,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理念;同时,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确保经营活动收支平衡,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充裕度,确保经营活动净流量目标如期实现。 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严格按照以收定支原则使用资金,将资金预算管理融入资金管理的全过程,重视资金预算的过程控制,加大资金预算管理的考核力度;要通过加强和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体系建设,将预算管理真正变成资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确保资金预算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加强现金流基础管理工作,企业集团要加强对下属成员单位资金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指导,重点关注基层核算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要在规范现金流核算基础上,提高各项资金管理基础工作及资金管控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化企业总部资金管控能力,提高资金集中管理能力。总部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精细为核心目标,努力提高资金归集水平,优化资金配置和调控能力,盘活内部存量资金,加大内部资金调剂周转力度,提高整体资金运行效益。另外,要推动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共享平台,在资金集中管理基础上,实现统一结算、统一支付、统一融资、统一票据管理、统一风险管理等资金统一管控能力。

二、强化资金集约化管理,努力拓宽资金集中管理的深度和范围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实施,更多的企业将实现跨国经营,因此,在进一步提高国内资金集约化管理的深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国际业务资金的统一管控能力,加强对境外资金的调控能力,扩大资金集中的范围。通过不断完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资金管理体系,利用好企业集团国内、国外两个资金池作用,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提高整体资金使用效率。 三、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这些年来,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大力推进,企业可以使用的融资工具、融资手段日益丰富。

要在传统融资渠道基础上,积极研究创新融资模式,尤其是要综合运用一揽子金融手段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如信用证、应付账款保理、卖方信贷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要充分利用好境外融资手段,当然,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要注意汇率风险防范。 要认真做好融资计划和资金安排计划的有效衔接,提高内部资金配置能力,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在成本费用中的比重。 四、强化资金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资金链风险管理。建立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控现金流异常情况,保证资金流持续、稳定、安全,确保资金链安全。

加强担保风险管理,降低或有风险。严格控制对外担保,时刻关注并严格控制存续期内对外担保的风险,到期及时予以解除。

加强票据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取得票据的管理,从票据审核、接收、管理、贴现、兑付等各环节强化风险管理;要完善票据管理体系,统一管理,规范核算,接收外来票据时,最好不要接收商业承兑汇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37439d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