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雁塔圣教序》论褚遂良书风及其影响

2022-11-17 10:14: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由《雁塔圣教序》论褚遂良书风及其影响》,欢迎阅读!
雁塔圣教序,遂良,及其,影响



由《雁塔圣教序》论褚遂良书风及其影响

要:褚遂良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但留下来的书法真迹却很稀少,作为成熟标志的《雁塔圣教序》,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作品的用笔变化丰富,略参古隶,以行入楷,空中入纸,开启了大唐尚法之门。端庄秀丽、流畅凝重、直率多姿的书法风格面目引领了唐代楷书新格,成为书法的广大教化主。对后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就了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



关键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影响

引言

唐朝的综合国力,在我国的历史上,是最为强盛的,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因此步入了黄金时期,新的书法风格被开创了,它的名字叫做尚法。这也使得了书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相应产生。书坛上的名家辈出,其中,作为初唐四家代表人物的便是褚遂良了,而他的作品《雁塔圣教序》是众多书法艺术佳作中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书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褚氏其人——初唐四家之一

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河南省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时任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他学识渊博,他和薛举在我国隋炀帝时期当上了通事舍人,后来,褚遂良又在唐朝担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重要职位。在贞观盛世期间,唐太宗在弥留之际,任命褚遂良同国舅长孙无忌,一起去辅佐新任皇帝朝政。褚遂良性情耿直,因不满高宗后立武则天,被人记恨,屡遭被贬。禇遂良在流放地带着遗憾离世,时年六十三岁。褚遂良最擅长于书法,并且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由当时书坛领袖欧阳询、虞世南亲自教授其学习楷书。他刻苦专研,吸取了两家书法上的精华。后来迷上了王羲之的书法,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当中,领悟到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所在,同时学习魏碑和其他一些隋代优秀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质的进行了继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刚柔相济的书风。褚遂良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



二、褚氏其书——《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其中《雁塔圣教序》最负盛名,此碑又名《慈恩寺圣教序》。它现在仅存有两方且均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的大雁塔之下,这两方石头,分别是由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太宗和高宗亲自撰文,褚遂良书写成的。第一方石头,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的序文,这在后来,又简称为《雁塔圣教序》。整方石头一21数行,每一行都有42个字。另一方高宗撰文的石头,一共有20行,每一行有40个字。这两块石头都是楷书书体,是他在自己已步入年迈之际所写就的,




也都是一位叫做万文韶的人所刻制而成的。我们现在所选用这个就属于前石的拓本。



我们在欣赏《雁塔圣教序》这一书法作品时,可以看到,里面字体的线条具有弧度之美,这在整幅作品里出现很多。因此,一咏三叹,不仅表现在长的笔画上,就连短的横画,也能够很好的体现这种美感。弧线大量使用时,基本笔画便增加了婉约柔美,这改变了以往的笔画只是横平竖直的单一。然后逆锋起笔与逆锋收笔相结和,这些创新,都让摆脱了固定化死板和束缚的字体,增添了许多的美感。褚遂良写字时看似只用笔尖着纸,实则蜿蜒曲折里又像有铁丝一样,既婉约柔美,又刚劲有力。粗细把握均匀,提按顿挫皆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的作品虽然纤瘦却不乏力度,结体空而不虚。梁巘评价道: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1】褚遂良将自己的书法上在吸收前人书法的精粹上,批判性的继承,并不全盘的吸收,不断地改革,推陈出新,于是才有写出了佳作《雁塔圣教序》。他在对欧虞二人的继承上不断地创新,这方面,恐怕是连欧阳询和虞世南都望尘莫及的。



三、褚氏书风——刚柔相济

1、端庄而秀丽。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帶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中便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音乐和美妙的舞姿。张怀瓘评价道: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2



四、褚书影响——一代教化主

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在唐代达到了第二个高潮。作为唐朝书法艺术的中流砒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38730e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