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在政治经济的体现

2022-04-09 07:2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士道精神在政治经济的体现》,欢迎阅读!
武士道,政治经济,体现,精神

政治经济:

从当代日本政坛的政治活动中,如政府首脑及内阁参拜靖国神社,官方从未正式认罪等,武士道精神同样有所体现。

日本不肯认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武士道精神所致: 第一、武士道意识不允许对天皇“不恭”

当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仍然是日本人心中的“圣战”,轨迹是“天皇-战争-人民”。天皇是战争的第一罪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裕仁天皇从1945年的“御音广播”开始,至死始终没有承认“侵略”始终没有承认自己有罪,也始终没有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相反1963年在皇宫宴请时还大弹战争有功论:“时至今日,应该忘却了广岛的创伤,着手振兴日本战前和战时的这一历史时代的真正精神。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像1946年时那样看来是一个大错误,而是积极地加速完成日本工业化的治国之道。”这种现实就造成了:(1)既然战争的最高领袖未受战争惩罚,国民还有什么必要自觉清算战争罪行;(2)战争的失败,国民“充满了对不起天皇和天地神明的心情。如果一定要承担什么责任的话,“这个苦果不能不由全体国民一起来分尝”,是“一亿国民总忏悔”(3)武士道对天皇的超常的愚忠意识,决定了国民不允许有对天皇“不恭”的言论与行为,天皇自己不认罪,没人敢指责天皇。为天皇分忧把责任转嫁到每一个国民身上,所以,直到今天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政府也好,日本国民也好,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对那战争表示欠意,但最终却没有哪一个人承担责任,更没有哪一个肯服罪,形成一种无责任体系;(4)在武士道中名誉高于生命,高于一切,为了荣誉,不管对错是非、流血犯罪,可以豁出生命,可以掉脑子,不能丢面子。这种荣誉观支配下,认为过去战争中死去的日本军人都是忠君爱国者,为国捐躯的英灵,如果承认是侵略战争就等于说活着的天皇是侵略者、死去的亡者是侵略者,仅为此也不能承认是侵略战争。他们是为了面子文过饰非,篡改历史,死不认罪,而这种行为同时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也有体现。 须知正如德国总理科尔所说:“回避自己的历史的人民是没有希望的人民。 第二、靖国神社是武士的“光荣归宿”

武士道的生死观中,死也一定要光彩体面,“死得其所”(即使生前罪恶多端,死后也会成佛),均可以供奉起来供人参拜,靖国神社就是这样的机构。1996年,桥本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时所说:“五十多年前我在孩提时代时,站在欢送出征人士的队伍里,当初,人们高呼“光荣回到靖国神社”的口号,把他们送到战场。今天我的参拜,仅仅是来兑现孩提时代对那些英灵的承诺。”靖国神社是祭祀近代历次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约250万人,


是公认的“对天皇忠诚的典范”“为国捐躯的英雄”每年春秋两季神社都要举行“大祭”悼念。届时政府的达官显贵都要进行参拜,有时甚至天皇还要亲自祭拜,一些旧军人还要身“皇军装”奏着旧军歌,回忆往昔的荣耀。这种“沐浴皇恩”的待遇对于死者亲属来说,简直是光宗耀祖的殊荣,武士道死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靖国神社主要供奉的是对外侵略战争中死者的亡魂(合祭总数为2464151人,其中侵略者为2449429),加之1978年公然把东条、山本等甲级战犯在内的14名战犯的灵牌也塞了进去。因此,靖国神社,百余年来一直扮演着“战争-祭祀,祭祀-战争”的凶煞,镌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历史。在世界人民、尤其在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人民眼中,是对侵略战争的肯定和颂扬,是对军国主义的表彰和宣教,是对被侵略国家的敌视和侮辱,是典型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场。因此,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检验日本政府对待那场战争态度的重要标志。日本人明明知道亚洲人民对靖国神社的态度,冒天下之大不韪硬要开顶风船,年复一年地顶礼膜拜,“日本国民用自己的手公开免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与战争犯罪”。充分暴露出武士道穷兵黜武的军国主义意识的劣。



从当代日本经济活动中看,日本经济的发展受武士道精神影响颇深,它的最大体现在于日本企业文化中,还有经济伦理的影响。不仅是促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的企业文化管理,经济伦理都对日本经济有着不利的影响。

日本企业文化中,主要受到武士道的精神中的“忠”“和”以及“恩赏”观念影响,作为日本企业文化支柱的武士道精神对于日本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十年来,在武士道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使日本人视企业生命为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与严格执行使日本发展为经济超级大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日本奇迹” 具体来说,武士道对于日本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武士道“忠”的观念激发出强大的企业内聚力,按照武士“忠”的行动准则,主家的利益高于分家,分家的利益高于个人,为主君效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员工普遍奉行“公司第一”的信念,就是这种信念构成日本企业极强的凝聚力;接着武士道“和”的观念造就了高效能的团队精神,“和”主要是指是指爱人、仁慈、和谐、互助、团结、合作、忍让,企业中的“和”是通过上下一致维护和谐、亲密的气氛培养一种企业内部的“和谐感”和“团结感”,进而形成一种团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员工自发地为企业作贡献。还有武士道“恩赏观”转化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凡事都会有两面性,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到来,在武士道影响下


形成的企业文化已逐渐显露出弊端,并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忠”观念下产生的“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不利于形成自由竞争机制,主要是因为缺乏流动的自由,不符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要求。“和”文化倡导的趋同观念阻碍创新思堆的发展.导致适应能力的下降。不利于员工张扬个性与改革创新,扼杀了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技术创新、节奏加快的时代,放松管制、强调竞争、鼓励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此时,传统的日本企业文化在武士道影响下的模式开始出现不适应经济发展 的一面,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已无法及时做出反馈。

对于日本经济伦理,武士道精神当然不是现代社会的经济伦理,事实是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武士道与现代经济伦理的塑造曾经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日本社会里,一切较大的职业中,没有比商业离武士更远了,商人在所谓的士农工商的职业阶层中,很长时间内被置于最低的位置。武士靠土地获得收入,而且,假如他自己愿意的话,甚至可以从事业余农业,但是柜台和算盘则受到嫌弃。从武士道到现代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演进的过程,其中包含许多人的努力。

总之,武士道对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不但体现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为对日本企业文化新时期转型造成的障碍上面,不论是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企业文化因素还是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企业文化因素.都与武士道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50bd3527284b73f24250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