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2022-05-24 00: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
抄报,清明节,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篇一: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一、清明节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聚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互相交融,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



1

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聚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二、清明节地方差异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说,海南汉族人均为大陆移民,唐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约有2万人,宋代迁入约10万人,清代激增至200多万人。入琼的姓氏约100多个,入琼始祖约300多人。为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清明节的谚语 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雨打清明


前,洼地好种田()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响雷头个梅()

以上这篇是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假如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手抄报尽在:模板范例 望大家多支持,谢谢。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晋、内蒙古)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54a72d87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