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2022-03-26 09:1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欢迎阅读!
分母,加减法,教学案例,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诱发兴趣

前几天,老师对我们五(1)班的同学做了一 个“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看到调查结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改变例题呈现,以调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动一动,想一想,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

1333

(苹果占 葡萄占梨占其它水果占

41010202、学生提问,揭示课题

预设提问:

1)喜欢吃葡萄和梨的同学一共占几分之几? 2)喜欢吃苹果和葡萄的同学一共占几分之几? 3)喜欢吃苹果和其它水果的同学一共占几分之几?

4)喜欢吃梨的同学多还是喜欢吃其它水果的同学多?多多少?

336

教师提问:你们能解决哪一个问题?(学生能解决第一个问题,+=

101010

并让学生说出算法算理。其它的问题与这道题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引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看图提出问题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起求知的渴望,调动探索的热情,燃起思维的火花。

二、动手实践,学习新知

1探讨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说明通分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需要。

第一步:利用线段图,解决教学难点





出示线段图,先画相同的“单位1,画出

1356

,再画,发现表4102020






示同一条线段。通过线段图,学生发现:透了数学转化的思想。

1536,以直观的方式渗4201020

第二步:利用折纸的方法,掌握解题方法:

1

再将4

315

另一张纸折出,发现每格大小不一样,于是再分别折出20份,发现

10420

36 1020

第三步:交流折叠之后的发现。(学生看图回答)

给学生每人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首先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折出

引导学生回答折叠之后分数单位相同了,当分数单位相同了,这两个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大家折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通分)

小组讨论:通分的关键是什么?(找这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设计意图:重视对比转化,培养数学方法。对比和转化是学习数学很重要的两种方法。从圆形图、线段图、折纸对齐相加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感悟,学生在对比转化中实现新知与旧知的接轨,在直观操作中获得新知,掌握了方法。

2、结合汇报,板演小结 板书: 135611 410202020

转化

异分母分数加法 通分

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再进行计算。

3、探究减法,比较异同

1)让学生按照刚才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4:喜欢吃梨的同学多还是喜



同分母分数加法




欢吃其它水果的同学多?多多少?

板演: 33633 10202020202)让学生说说算理算法。

3)让学生对以上两道分数加、减法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掌握异分母加法的算法后,异分母减法是如此类推,学生轻松完成。根据学生生活情境的调查自主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学生经历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整合过程,完成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贴近生活,兴趣盎然。

4、归纳方法,提炼总结

1)引导学生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加减法的异同,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么计算的。

板书:

转化

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

通分

2)阅读书本第110页—111页,划重点,质疑。

【设计意图: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异同,提炼算理,明确算法,看书质疑,再次自我完善,让每个学生思维更活跃,感知更丰满。学生在不断交流和自我完善中提高学习能力。



本设计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主动学,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课一开始,以调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调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课中,通过圆形图、线段图、折纸来重视对比转化,从圆形图、线段图、折纸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感悟,实现新知与旧知的接轨;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方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升素养。引导学生利用通分的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从而掌握和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

课堂中,教师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经历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旨在降低学习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初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会运用数学思想进行表达,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668d0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