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2023-02-17 23: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欢迎阅读!
价值观,青少年,形成,环境,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作者:陈丽琼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重大转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不断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冲击。当前,青少年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与刺激,表现出极端自我化,过分追求个人自由,集体意识淡薄;价值主体方向迷失化,价值观选择趋于困惑,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青少年最终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各种考验,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在此之前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正在被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流行文化、人际交往等影响着。 一、网络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与推进,青少年在自我调适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与传统价值观相偏离的现象。根据CNNIC2011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7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总体46.3%,同比增长8.7%1218岁的青少年网民最集中,占青少年网民的42.6%,其次是非学生群体,占到34.6%,大学生和小学生分别占比14.7%8.1%。可见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与热情。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方面来说:它给青少年提供了开阔视野、学习知识、增加交流、培养个性的新平台,满足了他们对休闲娱乐和查阅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为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了便利条件;消极方面来说:它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空间,健康的信息和有害的信息相互充斥、相互并存着。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荒废学业,甚至部分青少年为了上网去做违法犯罪的事。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逐渐变得自私自利。也有部分青少年对不健康的信息产生好奇,无法辨清信息的黑白,一旦触碰无法自拔,这样就会扭曲还未成型的价值观。 二、流行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创造发展阶段,创造欲望强,希望利用一切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流行文化的参与性、互动性迎合了青少年创造性的需要,他们借助流行文化平台和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如青少年热衷的校园民谣原创、个人网页制作及网络文学作等。同时,流行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其本质就是一种消费文化,文化产品实际上就是商品。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流行文化总是通过各种缤纷的形象和华丽的包装,竭力刺激人们的欲望需求,消费意识在新一代青少年的意识结构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受日风韩流的冲击,他们的言行、着装等都能体现出消费背后所暗含的思想趋势,造成青少年相互攀比的虚荣心日益深化,青少年本该以学业为重,但是对外在形象的在意,原本学生的质朴都被花俏的装扮所替代,可见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确实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流行文化相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更突出自由,富于娱乐性,回归生活,乐于被接受,所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少年渐渐选择性排斥抽象、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流行文化虽然也能传播美,提高人们的审美价值,但是大部分是通向了人的欲念,还让人以是否带给人利益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与传统美学精神背道而驰,流行文化在流行过程中缺失了审美精神。流行文化突出表现的是一时流行,但是它有极快的更新形式,并不是人们固定追求的流行,它可以融入个人的色彩使得青少年的审美失去了标准。 三、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交往就是人们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等目的,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人际交往是青少年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形式与途经。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情感的动荡期,首先表现在与父母的交流上,他们显得更加独立和自主,认为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愿分享,也不希望父母过多的干涉。相反青少年把友谊看得很重要,甚至超过了与父母的关系,失去友谊会造成巨大的感情创伤,青少年需要有朋友分担他们的不安、怀疑和幻想,他们更愿意相信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的支持和理解。但是朋友是有层次的、有差别的,所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孔子曰: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说,朋友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身边同伴的言行举止使得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出现了方向,但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定向性。青少年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信念还不够坚定,有些容易被朋友的恶意怂恿失去正确的信念轨道,去触碰道德底线。青少年时期的模仿意识强,成年人的言行举止、品格样式以及看待世界、人生和社会的态度都会有意或无意的被模仿,可能会形成不良的价值取向。

社会环境中网络、流行文化和人际交往等的发展,确实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社会大环境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还一般处于社会环境的前沿,价值观还处于待树立的初始状态,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冲击与影响。近年来,青少年的价值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前进与后退的演变形态,表现在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国青少年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宣传强度,使青少年群体在价值观形成时出现动摇的现象,并同时对青少年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产生着很大阻力。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引导教育的同时,务必要做好防止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腐蚀的可能。青少年的自制能力弱,好奇心重,还未形成较成熟的是非观,但是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797c2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