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二

2024-03-07 14: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二》,欢迎阅读!
张九龄,二首,感遇,其二



感遇十二首(其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同道者。 【赏析】

这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生命特点。(各自解,如此解,即代表葳蕤皎洁。)这里一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品质,替下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a53695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