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学说与喜剧美学特征

2023-09-29 01:3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喜剧学说与喜剧美学特征》,欢迎阅读!
喜剧,学说,美学,特征

喜剧学说与喜剧美学特征



喜剧在这里也不是单指某种戏剧类型,它是种美学范畴和美 感类型,是包括有滑稽、幽默、可笑性等的一个统称,这在戏剧类型 的喜剧中表现得尤为充笑而产生的愉快,其最突出的基本特征也在可笑。 那么,人为何要笑呢?从生理学角度说,笑有其生理基础, 国著名社会生物学家E??威尔逊说:“从完全的动物学的意义 来说,可以把微笑划作一种本能。婴儿在2至4个月时,脸上开始 出现微笑,而且能立刻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抚和温情。 笔者了 解的情况,初生婴儿第一天已经能够微笑。有资料表明婴儿在食 乳时容易发出微笑。不过威尔逊的解释已经给笑的社会原因提供 了基础,显然“父母的爱抚和温情”为笑的机能中注入了人际理解 的因素,这个因素随后会愈来愈强,而且伴随着爱抚和温情带来的 愉快情感体验。



也有理论提出最原始阶段的笑是猿人的某种自我保护反应。 关于喜剧引人发笑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说:“喜剧的摹仿对象 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坏’ 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士(1588—1679)提出了“突然荣耀 说”:喜剧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发现了旁人或自己的弱点,突 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性时所感觉的那种突然荣耀。

康德认为喜剧令人发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望突然转化为虚 无的感情” 他举例说,一个印第安人初见打开啤酒瓶时大量 气体冲溢出来,他却惊奇地问气体是怎样装进去的,这种“匪夷所 思”出人意料之外的提问就令人忍俊不禁。

黑格尔指出:“喜剧是绝对精神发展中感性形式压倒观念, 现了理念内容的空虚。 也即是,当形式大大超过内容让人只感 到空洞的形式时,喜剧可笑性就出现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本身要显出自己不是丑的时候才是荒 唐的,只有那时候,它才会激起人们去嘲笑它的愚蠢的妄想,它的 弄巧成拙的企图„„因此,只有到了丑顽强地把自己装成美的时 候,这才是滑稽,否则境界。

柏格森提出喜剧发笑的“生命机械化”说:“一个本身无法解 释的滑稽形式确实只有通过它和另一滑稽形式的相似才能理解, 而后者只是由于和第三个滑稽形式有关联才使我们发笑,由此类 推,以至无穷。 “人体的体态、姿势和动作的可笑程度和这个 身体使我们联想到一个简单机械装置的程度恰恰相当。 例如 人在街中跑,被石头绊了脚而摔了一跤,就会使行人发笑。



但是, 如果他是主动地坐下来休息却不会有人笑了。这就是因为摔倒的 人缺乏灵活性,情况要求有所改变时仍然僵硬而笨拙地继续进 行原来的活动,这就是由于“生命的机械化”生命的机械化不仅 表现于人的形体与姿态和动作,也表现于人的处境与言语、性格和 精神等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笨姿态,愚蠢行为,到杂技团中的小丑 和木偶戏中的木偶,以至喜剧人物如阿Q和堂?吉诃德等,它们 引人发笑的共同特点就是“的身体和精神具有紧张和弹力,缺乏这两种力量,在身体和精神性 格方面就会出现毛病。为此,就必须防止生命的机


械化。而笑就 是用一种社会姿态,通过它所引起的畏惧心理来纠正生命的机械 化。柏格森得出结论:“社会要进一步清除这种身体、精神和性格 的僵硬,使社会成员能有最大限度的弹性,最高限度的弹性。这种 僵硬就是滑稽,而笑就是对它的惩罚。 概括起来,喜剧的基本美学特征为:

(一)新的有生命力的事物超过或压倒了旧事物 并对后 者构成否定,后者并不自觉,就成了可笑的对象。马克思对此有极 为深刻的辩证论述,他曾在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枠中说:“历 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 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 他又在枟路易?波拿巴 的雾月十八日枠中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历史 事变和人物,可以嘲弄方面。所以喜剧笑在主体精神上有种自足性,对此黑格尔说: “人们笑最枯燥无聊的事物,往往也笑最重要最有深刻意义的事 物,如果其中露出与人们的习惯和常识相矛盾的那种毫无意义的 方向,笑就是一种自矜聪明的表现,标志着笑的人够聪明,能认识 这种对比或矛盾而且知道自己就比较高明。 车尔尼雪夫斯基 认为:“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譬如,我嘲笑一个蠢材, 总觉得我能了解他的愚行,了解他为什么愚笨,而且了解他应该怎 样才不至于做蠢材———因此,我同时觉得比他高明得多了。 剧的笑具有俯瞰性质,嘲笑丑的同时,也就肯定了它的对立面,肯 定了主体的优越与荣耀以及合理性。

(二)喜剧美在心理上是通过理性审视而得的心理情趣满足 亨利?柏格森概括笑有三大特征:第一是笑的对象只限于人 事,自然景物纵然可笑也是因姿态和动作与人情基本无关,完全是一种理智性心理活动;第三是,笑要有环境氛 围反应,有旁边的附和者最容易发生。这里第二点即指的理智审 视,所谓“和感情无关”是指在情感上并不将主体认同于对象(这 悲剧正相反)理智在这里很清醒,具有理性的批判意识。康德 和黑格尔都强调笑和喜剧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这极有道理。悲剧 由于它的矛盾的必然和强烈,而使人们紧张和兴奋,在感受中以激 动的情绪体验见长,那么喜剧则由于其矛盾的偶然机遇,使人们轻 松和兴奋,在感受中以冷静的理性批判取胜。 喜剧的笑一触即发,有明显的轻松娱乐色彩,是由于从中看到 丑恶的渺小,以及人性弱点的不合理与对人性弱点的无奈和宽宏 大量(这多表现为幽默)所致,也因而包含着明显的理智判断或自 嘲态度。

(三)喜剧美的审美机制在结构上具有时间的突然性 何喜剧情节或玩笑妙语第一次出现最具价值,就因其意想不到地 不期而至。笑声总是同“惊喜”和“突然发现”联系在一起。看悲 剧时人们已知悲惨结局却仍然一往情深欲罢不能地去看,如莎士 比亚悲剧让人一看再看而长演不衰。但喜剧的“笑料”却须“埋 伏”起来以便突然出现,方能收到强烈的喜剧审美效果。

(本文档由www.pinxue360.com 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bbed0fe87101f69f3195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