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2.2讲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022-12-26 22:07: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2.2讲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欢迎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者,毛泽东思想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新的社会阶层也属于这一节的内容,这一节的第二个内容。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选择职业范围的扩大,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那么,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请看视频。



看了视频以后,下面我们从构成、成因和社会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新的社会阶层。

1、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

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的。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很多。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下面就从产业结构和政策性因素两方面着重分析。

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长期以来社会的基本分工是工农分工,由此形成了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现在除了这两大产业之外,又出现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原来的两大产业,尤其是农业,不断走向衰落,而后起的第三产业,则在迅速崛起。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从事农业的人口急剧减少,从事工业的人口逐渐减少,相反,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则迅速增加,并成为就业人口较多的部门。这种变化从


根本上打破了原来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来划分的分工体系和劳动者内部以工人和农民为基本分野的阶级划分。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这就为那些具备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人们从原有社会阶层中脱颖而出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与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相对应的社会阶层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原有单一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分化与重组,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新的社会阶层。

再从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我国的阶级阶层分化和利益群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启动和影响作用。如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得很多人离开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下海经商,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来源。又如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农村开始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就为农民的阶层分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当改革政策推向城市以后,城市的阶层分化就开始与农村的阶层分化合流,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全面分化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相应地形成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



3、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作用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各种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发挥建设者的作用,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强大的力量源泉。

这一节的内容我们就讲完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c6feb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