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赏析

2024-02-01 14:1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醉翁亭记》赏析》,欢迎阅读!
醉翁亭记,赏析

构图美 结构美 语言美 谈《醉翁亭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綦江区三江中学 程明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细腻的笔触,深厚的情致,委婉的章法描绘了琅琊山醉翁亭一带的朝暮之景,四时之趣,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优雅的情致,也反映了这位北宋政治家在遭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这篇散文景物美,情趣也美,正是这种美的景物、美的情趣使这篇散文具有了千古不朽的美学价值。

一、精美的构图

琅琊山,是蜿蜒于皖东平原上的一座小山,它既没有黄山的神奇、雁宕的险怪,也没有庐山的秀媚、峨眉的雄伟。醉翁亭,也只是琅琊道旁的一座小亭,它既缺乏滕王阁那种高踞临江的雄浑气势,也没有历下亭那种飞阁流丹的富丽之态。但这座平凡的小山和简朴的小亭,经过大手笔欧阳修的描摹,竟变得如此清幽深秀、妙趣横生,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游兴。作者这种绝妙的艺术手法首先表现在构图的精美上。作者从空间位置、时间变换、动静搭配这三个方面把琅琊山与醉翁亭变成一幅有生命的山水画,有色彩的散文诗。

1、在空间位置上,作者不是孤立地去写山、写水、写亭,而是把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各有特点、各尽其妙;琅琊是蔚然而深秀——渲染其色,酿泉是潺潺于两峰之间——形容其声,醉翁亭是翼然临于泉上——描摹其态。他们又互相映衬,互为表里;无群山作为背景,则酿泉成无源之水;无酿泉点缀峰间,琅琊山则少灵气和活力;无酿泉穿流于亭下,醉翁亭则缺少音响和陪衬;无亭翼张于酿泉上,酿泉则显得空寂和音调。所以山、泉、亭相依相衬,共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清幽而秀美的琅琊山水图。

2、在时间变换上,作者从一天之中、一年之际两个角度来描绘醉翁亭周围不同的景色和气象,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美景享受,使读者时时都能领略到新鲜、变幻的景致。写一天之景,作者抓住云气的变化,运用不同的色调,写出朝暮的不同景象:日出时,雾气渐渐散开,青翠的林木显露了出来;傍晚时烟云渐渐聚拢,山谷也随之昏暗。在这幅图画中,红艳的朝日,青翠的林木,幽暗的山谷以及澄鲜的朝雾和昏暗的暮霭,给这幅山水图上了不同的色彩,形成了不同的情调,反映了作者在色调运用上的高度技巧。

如果说作者在写一天之景时主要是抓住了朝暮的不同色调,那么作者在写一年之景时则主要是抓住了四季的不同特征:春天写花朵,夏天写枝叶,秋天写风霜,冬天写水石。作者扣准景色的典型特征加以形容、描摹,以显其变化多端之态,所以春花夏木各有特征,秋霜冬水各含动势。“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个短句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中四季图。宋著名画家郭熙在论山水画法时说:“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态,此画之意外这妙也。”看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深得画法的“意外之妙”的。

3、在动静搭配上,作者也是煞费苦心的。无论景与景、人与景、人与人,作者都注意以一动辅一静,静极生动,动极生静,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是静穆的,但两峰之间都泻出了潺潺的酿泉;阴翳的林木是幽寂的,但禽鸟却“鸣声上下”;醉翁亭四周是寂静的,但道上却见“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至于描写人物,则是动中有静,在往来不绝的游人中,在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的众宾之间,太守孝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这种动静相生相成之法,使画面既充满生机,又不显得纷扰和杂乱,从而再一次显出作者在构图上的精妙。

二、精巧的结构

本文结构上的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乐”作为主线贯穿全篇,集中抒发作者被贬之后怡然自乐的旷达情怀。

全文的四大段,无一不寓一“乐”字。第一段写醉翁亭命名的原由,解释“醉翁”的含义,主要是要点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季之美景,以示其“乐亦无穷”第三段写游人之乐,宴酣之乐,其中也暗寓了太守的“与民同乐”第四段写禽鸟之乐,正面点出太守乐在其中,是万物之所乐。纵观全篇结构,以“乐”字为中心,从山水、禽鸟、游人、宾客、太守五个方面来叙其乐,最后点出醉翁之乐,正是包容在以上各种乐趣之中,以此来显示其面之广、趣之高。这样就把一个政治家在挫折面前的旷达和大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用移步换形、层层缩小之法来写景色和人物。 本文的题目是《醉翁亭记》,但作者一开始并不去写醉翁亭,而是敷设了四层铺垫:环滁皆山也,一层;西南诸峰,二层;蔚然而深秀的琅琊,三层;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四层。最后才点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把邓景框渐渐缩小,最后才集中到醉翁亭上,形成了一个特写镜头,使读者对醉翁亭及其在整个滁州的地理位置,都留下了清晰而准确的印象。

这种层层缩小之法,不单表现在第一段对醉翁亭的描叙上,也表现在全篇的结构上。作者先大范围、广角度地写山水之乐,接着再长镜头地写歌于途、休于树的游人之乐,然后把焦距定在一个宴席的场面上专写众宾之乐,最后再写成一个特写镜头,苍颜白发的太守颓然乎其间。样层层缩小 、环环相扣,不但使结构严谨,镜头也越来清晰,用众星捧月的方法把要表现的主要人物和情感集中而鲜明地表现出来。

第三,讲究前后照应,注意埋下伏笔。

本文很讲究章法上的伏笔和照应。如第一段提出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第三段描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前后形成照应。再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和前面的“朝而往,暮而归”也是一种照应。另外象文章一开头,只云醉翁,只说太守自号,但太守是谁,并不点破,以下几段也只反复用太守作为称代,共用了九个之多,直到最后一句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夫子自道”这都增加了本文结构上的妙趣。

三、精当的语言

欧阳修在文字上向称大家,本文的语言犹有特色。首先,很注意词句的形象和准确。如开头的“环滁皆山也”五字,据说朱熹说此句在草稿上多至数十字,介绍滁州四面有山的地理形势,确实是既精炼又准确。另外从文中一些动词的选用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功力。“峰回路转”“有亭翼然”“水落石出”等句,动词都显得异常简洁和形象。“峰”和“路”都是静物,但作者用“回”“转”字使它们活动起来,很形象地表现了泉流傍着山径的曲折蜿蜒之状;“翼”本是个名词,作者却使它动化,把醉翁亭居高临下的飞动之势表现得栩栩如生。

本文不但实词用得形象、准确,就是虚词的运用也很有独创性。如“也”字,本文一共用了二十一个,而且是连续地用在句子的结尾,结果不但没有平板累赘之感,反倒显得很活泼,增加了文章的抒情韵味;同时每个“也”字就是一层意思,这样使层次显得极为分明。

最后要提及的是语言上的节奏感。它吸收了我国骈体文学的对称美,又避免了这种文体的板重凝滞之弊,显得婉转流畅又铿锵悦耳。在句法上交错地使用对句,有的单句成对,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螟”;有的双句成对,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有的三句成对,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这种对称的句式之间,又间或杂以散句单行,这样凑起来抑扬顿挫,忽起忽落,把我国文学形式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dc9356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