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2022-07-16 12:0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欢迎阅读!
论语,默写,理解,十二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而后准时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认识我,我却不愤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策划事情能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能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教授的知识能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识,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畅事理)不被外物所诱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可认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一样的建议,到七十岁才做事能为所欲为,不会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够获取新的理解与领会,那么就能够依靠这一点去当(他人的)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虑,就会感觉诱惑而不知所措 ; 只幻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遇到伤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他人都不可以忍耐这类贫寒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喜勤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喜勤学习的人;喜勤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中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 来的荣华,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同样。”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



“几个人同行,在此中必定有人能够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发现他的弊端(假如自己也有)就比较着更正自己的弊端。”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子罕》 孔子在河岸上说:“光阴像河水同样流去, 日夜不断。”

11. 子曰:“全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行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能够改变,



老百姓百姓的志气却不行改变。”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此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学多才并广



泛学习,并且能固守自己的理想,诚心地发问,多思虑目前的事,仁德就在此中了。 论语

1. 朋友从外处来探望你,你能够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当他人不认识自己、误会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忧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思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成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数”根源的句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5. 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6. 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崇高品行的句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 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荣华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 修业应当谦逊,向全部人学习,随时随处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能够明得失”,由此联想到论语中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孔子叹息光阴易逝, 以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修业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11. 军队的领袖能够被改变,可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可以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12. 《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吻合实质地多想与自己生活亲密有关的事的句子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准时复习。时,准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快乐吗?不亦 乎,常用于表示委宛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快乐。愠:生气,愤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涵养,有才德的人。



: 人称代词,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思。为人谋:替人策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教授,这里指老师教授的知识。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惑:诱惑,迷惑。



天数:上天的意志。先人认为天是人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说,往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一样的建议。从心所欲:服从意向。逾矩:超出法度。逾,超出。矩,法度。温故而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够获取新的理解和领会。



罔:诱惑,意思是感觉诱惑而不知所措殆:迷惑。回:即颜回(前



521—前 490),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耐。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识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好:喜欢,喜好。乐: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于:介词,对,关于。



如浮云:像浮云同样。焉:于此,意思是在此中。善者:好的方面,长处。川上:河畔。川,河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光阴像河水同样流去,日夜不断。逝,往;离开。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叹息。全军: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老百姓中的男子,这里泛指老百姓百姓。



子夏(前 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笃志:理想坚定。笃,固守。



切问而近思:诚心的发问讨教,多思虑目前的事情。切,诚心。



仁:仁德。 [1]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136163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