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2023-01-19 02:0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秦始皇陵》,欢迎阅读!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被发现,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现在的科学技术,虽然可以挖掘皇陵地宫,但是挖掘后无法保护,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像兵马俑一样,挖掘出来的时候都是有彩绘的,等过了大概一周之后,颜色就全部氧化,没有了。据博物馆的一位副馆长透露,50年内秦始皇地宫不会挖掘。

地宫在不在骊山?民间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专

家用遥感和物探方法进行探测,确认地宫就在秦陵园封土堆下,距地平面35米深。2、墓室完好与否?探测发现,墓室周围有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完好无损与此密切相关。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3、地宫有无水银?探测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史记》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初步得到证明。4、墓道有几条?探测结果表明,只有东、西各一条墓道。而从

商周到汉代,帝王墓道通常为东南西北4条。这一新

发现引起专家极大关注。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

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



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

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汁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暗箭。墓室弯顶上饰有宝石明珠,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1962

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

息,上面浮着金制的野鸡;墓室内点燃着用鲸鱼油制成的“长明灯”。陵墓周围布置了巨型兵马俑阵。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

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引起考古界轰动

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开始为他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

又从各地征发了十万多人继续修建,直到他50岁死去,共修37年。但是十三岁开始建陵墓并不是秦始皇的意思,而是秦历代帝王都要建的,而且最开始是由吕不韦主持的,那个时候秦始皇还未有实权。建陵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后来陵墓扩建是由于统一六国,秦始皇好大喜功的表现,而不是说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建的那么大的陵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汁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暗箭。墓室弯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着金制的野鸡(事实上,金在水银中会溶解);墓室内点燃着用鲸鱼油制成的“长明灯”。陵墓周围布置了巨型兵马俑阵。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伟、空前的厚葬而闻名。每位关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对它是否被盗十分关心。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看,每个朝代的末年都是最混乱的时期,群雄争霸,盗匪横行,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而此时正是盗墓者掘坟挖墓的大好时机,历代王朝的陵墓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被盗的。 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砖包砌起来,并且找到了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发现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的迹象。只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但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尚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之内。此外,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更是其未遭到盗掘的有力证据。因为地宫一旦被盗,水银就会顺盗洞挥发掉。由上述理由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地宫

可能没有被盗。随着最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地宫是否被盗掘和焚毁的真相将会大白于天下。 但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写《史记》距秦始皇人葬仅百余年。司马迁《史记》中有专门篇章论述秦始皇,但对陵墓被毁一事,却只字未提,而六百年后的郦道元却做了详细记述。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根据封土层未被掘动、地宫宫墙无破坏痕迹以及地宫中水银有规律分布等情况,可以得出地宫基本完好、未遭严重破坏

和盗掘的结论。班固、郦道元所说的项羽掘墓、地宫失火之说

是不可靠的。据估计,当年项羽盗毁的可能是陵园的附属建筑。

如确实如此,始皇陵又将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地下宫殿,对秦始

皇尸体能起防腐作用,但由于秦始皇死后尸体已经腐烂,我们

不能见到他的面目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46c72e4b73f242336c5f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