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到“创心”

2023-02-06 10:2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创新到“创心”》,欢迎阅读!
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创新到创心

作者:

来源:《商界评论》2014年第10

中国企业的山寨能力在世界上都称得上是传奇。比亚迪有一款车卖得很好,为什么卖得好?因为长得跟丰田的一款车一模一样。不仅外在一样,连里面也一样,你要是再加500元,4S店连车标都可以给你换了。在这样山寨企业丛生的大环境下,创新对于我们而言,真的很难。

经济学的角度,产权非常重要,你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 从政治学的角度,自由很重要,没有自由谈什么创新呢?美国在排列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时惊奇地发现,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和这个城市同性恋人口的比例成正比。对此大家都大吃一惊,难道我们搞创新,还要先去当同性恋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这是说你这个地方如果能够容忍同性恋的存在,就能够接受创新的存在。

社会学的角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重要,没有信任根本谈不上创新。我们中国古代靠什么建立信任?靠血缘、地缘,但到了现在,我们必须得有别的方式。所以,我强调以制度为基础的信任。

个体的角度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个体就谈不上创新。中国人看问题喜欢看整体、看大局、看背景,一上来动不动就谈上下五千年。实际上,这个思维习惯对创新是一个障碍。

那我们该怎么去做创新?渐进式创新不太新奇,而积极式创新难度又太大,真正可操作性的创新在哪里?建构式创新,也就是跨界、混搭、乱炖、穿越。

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将创新归纳为九个字:多元性、一致性、锻炼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文化就是大家都朝某一个方向进行,思维上虽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但缺少多元性和锻炼性,所以不可能有创新。

一般人都羡慕乔布斯的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乔布斯构建结构的能力,那么也很难企及他这种级别的成功。乔布斯为什么能够在科学艺术的十字路口站得那么稳,这是个有很深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问题。乔布斯是一个文青,同时也是一个技青。他既喜欢文艺,又喜欢摇滚。那乔布斯为什么可以文技兼修呢?道理很简单,他一方面有硅谷的血脉,另一方面又具有西方戏剧的血脉,所以他能够打通技术和艺术。再举个例子,熊猫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的电影却不是中国的,而是美国人打造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建筑基本都是建筑垃圾,反倒是民国的老建筑很有味道。因为民国的那一代建筑师,有拿来主义的勇气,能够把东西方建筑元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包括四川的宽窄巷子。

为什么中国人非常难去扮演结构洞和桥梁的角色?因为中国人必须在一个圈子里才能生存下来,必须靠关系、靠圈子、靠人情,你没有自己的关系网、人情网、圈子,就基本上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我们不可能扮演这个结构洞的角色,而一直在同一个圈子的你,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

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有一首歌明明是一个小朋友唱的,然而,就因为这个小朋友的牙齿长得不好,就把另外一个小姑娘换上去对嘴型,这是典型的不尊重个体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下,我们怎么可能有创新的机会?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智者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而其他都是在逃避,是对大众期望的没落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707bf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