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

2024-03-03 15: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塞下曲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其一,练习,答案,阅读

《塞下曲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



《塞下曲四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 不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等一带地区。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③紫骝:古骏马名。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对全诗有何作用?(6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5分) 参考答案 1.(6分)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3分)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3分)

2.5分)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献身沙场的壮士豪杰的惋惜和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的所谓“游侠儿”的讽刺;(3分)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4分) 参考答案:

1.一个“空”字,以蝉鸣反衬出桑林的静寂,呈现出了边关的孤寂;(1分)“寒”字展现了入秋以后的边塞天气的寒冷,展现了边关的肃杀、荒凉。(1分)二字的运用表现了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的艰辛。(1分)

2.作者对保卫边防,浴血奋战,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士进行了热情的讴歌;(2分)对只尚空谈而游手好闲的“游侠儿”进行了严肃的批评。(2分)



1、下面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B“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C“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意思是劝告游侠儿不要只知道自恃勇武,炫耀紫骝,耀武扬威地游荡,而应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D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

2、说说“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中“寒”的妙处。(2分)诗人写“幽并客”与“游侠儿”这两种不同的人,用意何在?(6分)

参考答案 1C

2、一个“寒”字,寒冷,突出了边塞的天气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2分)

构成对比(1分),作者对保家卫国、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武的将士的讴歌(1分),对只知游荡街市炫耀自夸的“游侠儿”的批评讽刺(1分),这一“褒”一“贬”的强烈对比(1分),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以身许国的崇高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2分)

构成对比(1分),作者对保家卫国、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武的将士的惋惜(1分),对只知游荡街市炫耀自夸的“游侠儿”的批评讽刺(1分),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786162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