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学反思范文

2023-12-25 05: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
大班,范文,尾巴,反思,有趣

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学反思范文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尤其是处于56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对动物的感情更是有增无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及关于动物的话题,他们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和好奇。但是一谈到关于动物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们往往是瞠目结舌,一下子没了兴趣。如何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渗透科学常识教育?让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达到“游戏在其中,学习乐悠悠”的自然效果呢?现就以本人组织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为例,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就“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科学”这个话题与各位同仁作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反思设计思路: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科学知识情境化,将游戏融入到科学动之中,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幼儿活动。活动重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基本体现了我园“354”游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二、反思活动目标:

1、自主学习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适宜幼儿的年龄段特点)

2、合作学习目标:在共同游戏中熟悉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符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出发点)

3、探究学习目标:激发幼儿探索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德育渗透比较切合五岁孩子的情感体验)

三、反思活动过程: 1游戏情境导入自然。


通过和幼儿饶有兴致地谈论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以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关注。活动中,说起自已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说得滔滔不绝,学得栩栩如生,活动室里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游戏情景的成功创设使得幼儿的兴趣很自然地迁移到“动物的尾巴”这一主题上来。

另外,我成功植入了“捉迷藏”这一小游戏,小动物们非常粗心,把身体藏在了里面,却把尾巴露在了外面,让幼儿由尾巴来猜是哪种小动物。此时,幼儿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认真地观察,兴致勃勃地描述,大胆地猜测,并和同伴积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游戏材料准备丰富。

游戏中,我投放了充足的活动材料,诸如多媒体课件及动物身体和尾巴分离的图片等,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时,我首先让幼儿从尾巴的大小、粗细、形状、颜色等多方面观察自己看到的尾巴,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接着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猜猜是谁的尾巴,然后再出示动物全图。紧接着,让幼儿进一步通过合作、动手拼图等,在探究交流中熟悉了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样子和妙用,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整节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习得了科学知识。

3、多个领域相互渗透。

整节活动中,我将活动的主体交于幼儿,引导幼儿将自已观察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让幼儿玩动物尾巴拼图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构图、动手能力。

4、直面瑕疵以待提高。

当然,本节活动中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如:活动中应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不能“见好就收”。在让幼儿猜测动物尾巴的作用时,应给予每个孩子发言的权利,让孩子们把自已个性化的看法说出来,再让孩子们探讨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对,为什么,必要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7db7f5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